第17章 悲催的電子廠生活(1 / 3)

第一天算是入職,之後又連著培訓了兩天,為的是熟悉公司的各項生產流程及管理規定。到第四天的時候,江若風和孫穎才終於進了一趟裝配車間。

記得以前也聽上高職的同學說過,他們被學校強製打發到廣東那邊的電子廠去實習,過年的時候連假都沒得放。

每天拚死拚活的幹,一個月總共休息個一兩天,工資卻全發給了學校,自己就隻能拿到兩百塊零花。公司食堂裏的飯又髒又難吃,和豬食差不多,但也隻能閉著眼睛往下咽。

不想吃沒辦法啊,每月兩百塊連話費都不夠,更何況還要喝水,那還有多餘的錢買東西吃。向家裏又不好意思要,就隻能幹捱著。

當時江若風也問過,難道公司不供應飲水嗎,對方冷笑了一下,說有,每個樓層都裝有一台飲水機,不過裏麵是空的。

江若風當時就納悶了,既然沒水,那還放個空飲水機幹啥,現在他知道了——應付檢查。

擺個飲水機在那裏,當上麵有人來審查或者有客戶來公司考察時,便能造成一種公司還免費給員工提供飲水的假象。

否則,要是讓客戶知道公司連最一桶水都舍不理,顯得公司多小氣,老板沒麵子不是。

總之,當時那哥們說著說著差點沒哭出來,想來日子確實過得很慘吧!

綜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江若風終於明白了一句話“當麵一套,背後一套”。

這一幹就是連續三周,中間兩個周末一次都沒有休息過。

江若風覺得很奇怪。當初那個培訓員簽合同的時候好像說是五天八小時工作製,可實際情況卻是,他們每天從早上七點幹到晚上八點,甚至九點,中午就隻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所以,每天在車間裏至少要待十二個小時。而且,基本上每天至少要受訓兩次,早上六點半到車間由領班開早會,晚上下班以後還要對當天的工作做總結,甚至有時候中午也要開會。

當然了,一天兩次開會所占用的都是員工的時間,連長時間工作中途去上個洗手間都是員工自己的時間。

所謂員工的時間,就是想拖多久就拖多久。當然了,時間是拖了,但不管拖多久都不會給你一分錢的。

再來說一下所謂的開會,實際就是挨批,挑刺。

領導在那裏說一通冷嘲熱諷的廢話,什麼我們這個團隊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老是拖大家的後腿雲雲。

什麼某某人做事情不行,太笨,智商太低,手腳太慢之類。

什麼今天做的那一批產品那裏又出問題了,某批產品的質量又沒有達標等等。

什麼產能做不夠,質量還達不到,要你們這些人有何用,不想做走人,反正公司不缺人……。

經過大半個月的時間江若風總算是看明白車間領導慣用的伎倆了。第一天先把產能指標定到一千,說完成後就可以提前下班。於是員工們拚了老命做到一千,然後第二天的時候又給你再加兩百,定到一千二,員工們又拚命做到一千二,然後第三天又給你再加兩百,定到一千四。

《勞動法》上確實規定企業須按五天八小時工作製安排工作進程,以為這樣能最大限度的限製和杜絕企業對員工實行無償加班和強製加班。豈料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對策,一天隻能工作八個小時是吧,那好,在這八個小時內必須做夠規定數量的產品出來。否則,你自動加班吧!

領導總是說,人是被逼出來的,我對你們太仁慈了,這話沒錯。但人的體力總有個極限值,更何每天一秒不停的連續工作,還是站著作業。於是,加產的結果就是,從來沒有一天準時完成過指標。

這樣一來,領導便有名正言順讓員工超時免費白幹的理由了,還美其名曰“義務加班”,你當天的產能指標沒達到啊,還下什麼班。

當時,車間領導最愛說,也最流行的一句口頭禪就是“什麼時候當天的產能達到了什麼時候下班”。

這就和騎驢遠行的人在驢前麵掛一束青草是一個道理。對驢子來說,草明明就在眼前,卻永遠吃不到嘴裏。於是,它就往前一直走,一直走,直到最後活活累死。

這種壓榨和剝削員工剩餘勞動價值的方式還真是高明,給你一個貌似能夠達到的目標產能。出於那句“什麼時候做夠產能什麼時候下班”的誘惑,於是,員工們一個個全都拚盡老命往死裏幹。最終勉強達到了,好吧,今天下班。

當然了,這個下班不是說你可以直接走人,而是必須得在車間裏待到那個點才能打下班卡,要是早打卡一分鍾,算你早退。

本以為以後每天都能準時下班了,沒想到第二天早上人家領導又說了一句話,今天產能增加兩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