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男人成功的六大品質(3)(2 / 3)

在30年代的西方,各種學說、主義和運動,皆大行其道,皆各有“市場”,因為,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年代。對奧本海默來說,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對他的親戚的恐怖壓製,以及他的學生畢業後無出路、找不到工作的淒慘,使他了解到政治對經濟的重要性,也促使他願意參與更多的社會活動。

1941年,諾貝爾獎物理學家亞瑟·康普頓引介奧本海默參與原子彈計劃。

在3天之內,奧本海默說服康普頓和軍方,如要製成原子彈,就必須集中一批一流的科學家和最好的設備於一個社區內,並由一個指揮部統籌指揮。發展製造原子彈計劃的代號是“曼哈頓計劃”,主持人是萊斯利·格羅斯少將。格羅斯極為欣賞奧本海默,他不顧陸軍情報當局的反對,選定奧本海默為發展原子彈計劃的主任,情報人員卻對他的信任有疑慮,認為他與共產黨、左翼人士太接近,“忠貞性”可能欠缺,但格羅斯將軍加以力保。他們兩人選定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為“科學城”,專門發展原子彈。整個計劃的經費是20億美元。由於奧本海默產望太高,太具吸引力,到了1945年,即有4000名一流科學家集中在新墨西哥沙漠上,全神貫注地研製原子彈。

奧本海默的“忠貞”問題,仍使特務們不放心。他在實驗場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但奧本海默不管這些。每天狂熱地工作,使他的體重一度掉到115磅。

1945年7月16日清晨5時30分,曆史上第一個人為的原爆亮出了萬道光芒,蘑菇狀的雲層象征了一個嶄新時代的來臨。大家都叫他“原子彈之父”。

原爆的成功,製成了兩顆原子彈。但是,原子彈在廣島與長崎的摧毀性威力,使奧本海默的心靈深處受到極大的震撼,他痛切反省科學家的責任和原子彈的用途,他開始注意到原子彈所帶來的道德問題和良心問題。他要求國際共同監督原子彈用途,他堅決反對發展氫彈,結果他的同事愛德華·泰勒大肆攻擊他。泰勒主張全力發展氫彈,並有“氫彈之父”的稱號,後來在安全調查會上,泰勒“出賣”了奧本海默,在毫無證據、隻有“自由心證”和蓄意打落水狗的心態下,泰勒告訴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小組:“不能讓奧本海默參與機密的核子發展決策,因為他在安全上有問題。”

奧本海默的“忠貞”雖一直被情報單位所懷疑,但至少從未出過大麻煩。1953年12月,一切都改變了,艾森豪威爾總統下令“在奧本海默博士與任何秘密資料之間,應該樹立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圍牆”,也就是說,不準他閱讀所有的秘密資料和文件,而且要舉行聽證會調查他的安全問題。

一個被公認為稀世天才的學者,從此就在冷戰的年代中被打入“冷宮”,被放逐到學術的荒原上。

1967年2月18日,奧本海默因喉癌逝世了,享年62歲。7天後,600多人聚集在普林斯頓追思奧本海默。在普林斯頓高深研究所做研究員的肯楠,講了一段小故事。,他說,當奧本海默在50年代飽受打擊迫害的時候,他曾建議他到國外去以避開政治風暴。肯楠說:“我告訴他,國外有上百個學術機構歡迎他去。但奧本海默拒絕了,他含著眼淚說道:

‘媽的!我就是愛這個國家!”’

受到摧殘的奧本海默絲毫沒有改變他忠誠的品質,所以他成為了無數年輕人的楷模。

(2)%-諾千金,誠信鋪就健康入生路

大丈夫一言九鼎。諾言之所以能成為一種力量,是因為信用具有無上的價值。社會秩序建立在人與人之間彼此遵守約定的基礎之上,是否實踐諾言,是衡量人類精神是否高尚的準則。道義、道德也都表現在守信上,如果人們不把守信作為製約自身行為的準繩,影響所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都將蒙受其害。每一個人都應遵守諾言,諾言是神聖的,承諾是金。

現在的社會缺少誠信。損人利己的人被譽為能人,誠實可靠的人受到人們的嘲笑。

社會缺乏誠信是金錢社會的必然產物,拜金主義是這個社會的普遍現象,富商受到人們的狂熱追捧。

社會缺乏誠信還是人們普遍缺乏信仰的結果。自然科學和醫學的發展一方麵讓我們的生活得益,另一方麵使無神論風行。人性一旦擺脫天理和道德的約束,微弱的法律無法阻止罪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