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足球強隊中,德國國家足球隊向來以作風頑強著稱,因而在世界賽場上成績斐然。德國足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德國隊隊員在貫徹教練的意圖、完成自己所擔負的任務方麵執行得非常得力,即使在比分落後或全隊困難時也一如既往,沒有任何借口。
你可以說他們沒有創造力,不懂足球藝術,也可以說他們死板、機械。
但成績說明一切,至少在這一點上,作為足球運動員,他們是優秀的,因為他們身上流淌著執行力文化的特質和積極行動的素養。無論是足球隊還是個人,如果沒有完美的執行力,就算有再多的創造力也不可能有什麼好的成績。
巴頓將軍在他的戰爭回憶錄《我所知道的戰爭》中曾寫到這樣一個細節:
“我要提拔人時常常把所有的候選人排到一起,給他們提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夥計們,我要在倉庫後麵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我就告訴他們那麼多。我有一個有窗戶或有大節孔的倉庫。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或節孔觀察他們。我看到夥計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後麵的地上。他們休息幾分鍾後開始議論我為什麼要他們挖這麼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深還不夠當火炮掩體。其他人爭論說,這樣的戰壕太熱或太冷,如果夥計們是軍官,他們會抱怨他們不該幹挖戰壕這麼普通的體力勞動。最後,有個夥計對別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後離開這裏吧。那個老畜生想用戰壕幹什麼都沒關係。”
最後,巴頓寫道:“那個夥計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務的人。”
格蘭特納是美國的成功學家,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有自己係鞋帶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機會!一個人對待生活、工作的態度是決定他能否做好事情的關鍵。
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個人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借口。而且,這些借口有時會變成一些人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堂而皇之”、“合情合理”的理由。比如,上班遲到了,會有“路上堵車”、“手表停了”、“今天家裏事太多”等借口;業務拓展不開、工作無業績,會有“製度不行”、“政策不好”或“自己身體不適”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會有“這件事可能不適合我做”、“當時是別人主要負責,不關我的事”、“我已經盡力了”等借口。隻要有心去找,借口無處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項任務,都有成千上萬條借口在那兒響應你、聲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諉、遷怒、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脫。
試想,如果你與某人約好時間見麵,而他遲到了,見麵張口就說路上車太多了或者是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個熟人等,你會怎麼想?你肯定會想無論是什麼原因,首先是他沒有遵守諾言——他遲到了;其次即便是路上有事,如果他能盡量不讓自己遲到,還努力地遵守他的諾言,這種做法給你留下的是否又是另外一個印象呢?
生活中隻有兩種行為:要麼努力地表現,要麼就是不停地辯解。沒有人會喜歡辯解和那些動輒就說“我以為、我猜、我想、大概是”的人,想想吧,長此以往,他們自己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誠信?不負責任?不忠誠?
優秀的男人越是在環境艱難的條件下,越是敢於承擔責任。很多借口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千方百計找來的,牽強附會。我們完全可以遠離、拋棄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