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輕人有必要找一些當眾演講的機會,充分展示你的實力。你必須經過精心的準備,當一串串精彩的話從你的口中源源而出,聽眾被你的激情深深地感染,如潮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時,你就可以對自己說:
“我自信,我勇敢,我是一個有魅力的男人!”
其實當眾講話,誰都會害怕,隻是程度不同而已。為了克服自卑,樹立信心,你不要放過每一次當眾發言的機會。在我們周圍,有很多思路敏銳、天資頗高的人,卻無法發揮他們的長處參與討論。並不是他們不想參與,而是缺乏信心。在公眾場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自認為:我的意見可能沒有價值,如果說出來,別人可能會覺得愚蠢,我最好什麼也別說,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懂得這麼少。這些人可能常常會對自己許下渺茫的諾言:等下一次再發言。可是他們很清楚自己無法實現這個諾言。每一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一次中了缺乏信心的毒素,這樣他會愈來愈喪失自信。
而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如果盡量發言,就會增加信心。不論是參加什麼性質的會議,每次都要主動發言。當眾發言是信心的“維他命”。
(3)自信源於堅定的信念
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領著兩個年幼的兒子以替別人放羊來維持生計。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這時,一群大雁嗚叫著從他們的頭頂飛過,並很快消失在遠處。牧羊人的小兒子問他的父親:“大雁要往哪裏飛?”“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裏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說。,他的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要是我們也能像大雁一樣飛起來就好了。那我就要飛得比大雁還要高,去天堂,看媽媽是不是在那裏。”小兒子也對父親說:“做個會飛的大雁多好啊!那樣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後對兩個兒子說:“隻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
兩個兒子試了試,並沒有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瞅著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子是他飛了兩下,也沒飛起來。牧羊人肯定地說,我是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隻要不斷努力,就一定能飛起來,去你們想去的地方。兒子們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並一直不斷地努力,等他們長大以後果然飛起來了,他們發明了飛機,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信念就是這樣的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點燃一個人的潛能,指引他飛向夢想的天空。
數千年來,世界上很多科學家、權威人士的研究結果表明,由於骨骼、肌肉等各方麵因素的限製,人類不可能在4分鍾內跑完1英裏。因此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人類不可能打破的紀錄。然而,1954年,一位叫羅傑,班納斯特的人卻打破了這個紀錄!他之所以能夠創造這一’晾人的佳績,一方麵歸功於體能上的苦練,但更重要的是,得力於精神上的突破。
在破紀錄之前,他曾在腦海中無數次地模擬以4分鍾的時間跑完1英裏,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強大的成功信念,結果,班納斯特真的做到了,做到了人類數千年來一直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奇怪的是,在班納斯特打破紀錄的第二年,有37個人也做到了。第三年,居然有300多人也做到了!為什麼在班納斯特突破之前無人做到,而之後卻有那麼多人做到了呢?原因就在於,這些運動員被科學家的報告限製住了自己的潛能,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但之後,他們看到有人做得到,才相信自己也能做到。可見,信念創造了奇跡!
可悲的是,世界上隻有極少數的人對自己擁有完全的自信,他們就是登上金字塔頂端的那些成功人士。然而他們的自信,有時候看上去卻沒有任何的理由和根據。
信念隻是一種心態,一種選擇。
人,總是先相信,然後就會看到;它並不需要任何理由和條件。成功而不成功的人,總是看到了才會相信。
樹立堅定的信念,別人不相信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相信你自己。哪怕身邊的人都持懷疑態度,你依然要相信自己,成功一定屬於你。
汐讓習慣變為成功的力量
(1)別讓自己“冷水煮青蛙”
有的時候,積累的力量也可能阻礙我們前進。曾有這樣一個科學實驗,人們把一隻青蛙放在水鍋中,鍋下點起心火,水溫在慢慢升高。開始,青蛙還能適應和習慣這種水溫,但它沒有意識到死亡已經臨近。當可憐的青蛙已經不能承受水的熱度時,它想跳出水鍋卻沒有機會了。這隻青蛙可能隻有在臨死前才會懊惱,隻因一時地習慣而丟了自家性命,代價未免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