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它又與個人氣質、心理、修養有關。因此,從現實的角度講,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不管是從事什麼樣職業的人,都應該努力培養自己的感情,因為那樣會使你的家庭更幸福,事業更輝煌。切忌做感情的奴隸,努力做一個感情成熟的人
7品質性誤區
(1)急功近利,貪圖既得利益
在人的一生中,會經常遇到要為顧全大局而犧牲局部的情況。我們必須不斷地權衡輕重得失,以決定犧牲的分量和等級。為了工作,我們可以犧牲娛樂;為了該子,我們可以犧牲睡眠;為了保全生命,我們可以拋棄身外之物。但是當我們遇到比生命更寶貴的事物時,則不得不犧牲生命。如果不懂得這一道理,其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1846年10月,多納爾家族一行87人在前往加州的路上被大雪阻隔,他們被困在關口裏。40天後,有一半的人陸續死於饑餓和疾病。
最後,終於有兩個人決定出去求援。他們在徒步可以到達的範圍之內,很快就到達了一個村莊,並帶回一個救援隊,使其他幸存者得以獲救。
你是否覺得好奇,在麵臨饑餓和死亡的狀態下,他們為什麼等待了40天,才決定放棄那個地方?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冒險出去求援?原因很簡單——他們不願意放棄身邊的財產。
他們曾試圖把馬車和財物拖走,結果搞得筋疲力盡卻徒勞無功,隻好作罷。就這樣任由大雪圍困在關口,直到耗盡所有的食物和供給。
想想看,我們是否也經常陷入這種“關卡”呢?由於害怕失去既有的社會地位、豐厚的收入、漂亮的辦公室以及握在手中的權力,多少人放棄了新工作的挑戰,寧可守著一份並不喜歡的工作,虛度數十年的光陰。當你的生命越是往前走,你就聚積越多的包袱和負擔——財產、名位、習慣、人際關係、應該做的、必須做的……不斷地增加,於是更加依戀這熟悉的一切,舍不得放下。由於害怕失去擁有的一切,多少人不願意冒險、恐懼突破,不敢離開那種一成不變的生活,以致平凡無趣地走完一生。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寧可留在熟悉的地獄,也不願走進陌生的天堂。為何有那麼多人把自己困在無形的牢籠內.而無法走出生命中的“多納爾關口”的原因。
李自成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農民起義領袖,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官僚貴族橫行霸道,政府不斷增加賦稅,農民到處流亡,陝北地區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陷入絕境。1628年,農民大起義首先在陝北爆發了。李自成參加了起義軍,後來投到闖王高迎祥部下,高迎祥犧牲後,因為李自成作戰勇敢,謀略過人,在起義軍中聲望很高,於是眾將推他為首領。
他帶領起義軍不斷取得勝利,1643年攻占了西安,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接著攻入北京,逼得明朝崇禎皇帝自殺,明王朝被推翻了。
占領北京之後,起義軍領袖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滋長了驕傲情緒,他們以為隻要舉行了皇帝即位典禮,那麼就天下歸一,人心歸服了。於是在京的文武官員都忙於籌備皇帝的即位典禮。以宰相自居的牛金星則每天不停地迎來送往,遍請同鄉好友。其他官員也開始效法起來。以劉宗敏為首的武官們,則忙於對京城的官僚攤派餉銀。李自成則以帝王自居,深居內宮,脫離士卒,對部下的所作所為也不像以前那麼清楚了。
首領們的不義之舉,直接影響到士兵,士兵們違紀現象常常發生。
李自成和他的農民起義軍既沒有采取措施肅清明朝的殘餘勢力,也沒有防備山海關外清軍的進攻。本來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答應歸順李自成,但在帶兵進入北京的途中,聽說起義軍在京城大肆追繳銀餉,嚴刑拷打包括自己的老父親在內的官員,而且自己的愛妾陳圓圓又被劉宗敏強占了,於是非常憤怒,率部隊回師東進,占領山海關後,引清軍入關。李自成倉促率軍前去收複山海關,不料戰鬥失利,李自成和他的起義軍被迫退出北京。以後雖多次打擊清軍,但已無法扭轉不利局勢了。
李自成不聽勸告,在尚未取得全線勝利的情況下,先立政權,不到享受時先享受,不能不說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2)不擇手段
不擇手段的人,往往是用手段為目的挖掘墳墓。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是被我們的祖先信奉了千百年的經營信條,但今天的很多年輕人,缺乏信仰,惟利是圖,他們崇尚厚黑學,做事不擇手段。
卡耐基曾告訴我們一個有關“圓淆的斯坦利”這個人的一些事:
他是一個戴著太陽眼鏡、參加你的婚禮的人,而當你把結婚照片拿給朋友看的時候,他們會問,那個賭徒是誰?
在學生時代,他被認為是最聰明的人——還有誰能寫出他那種得到“甲”的論文?
你瞧,他很重視分數,正如他重視朋友一樣,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他最關心的是,他是否受人喜歡。如果你屬於民主黨,他就屬於民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