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子商務閃購模式悄然興起(1 / 2)

商業故事

作者:高春燕

網友qiang曾經是Hautelook、Gilt Groupon等國外閃購網站的忠實粉絲,在Hautelook以很低折扣購買古琦包、Dior香水,對qiang而言是極大的誘惑。每天,她都會跟同事一起準時守在電腦前,等待Hautelook發布新品,搶購各種名牌衣服、包和化妝品等。但由於國外閃購網站不支持客戶使用中國區信用卡進行支付,並且隻能將貨品寄送到美國本土,因此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qiang無法再通過Hautelook搶購商品了。看著心愛的香水正以很低的價格出售,自己卻因地域的原因無法購買,qiang深感鬱悶。

不過,現在qiang有了新的選擇。“現在上唯品會、聚尚網、俏物網,不用通過外國的閃購網站也能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想要的東西了。”qiang說她現在是閃購網站唯品會的忠實粉絲,每天早晨10點都會準時上線,並且樂在其中。

又一種泊來的商業模式

2010年,團購因其火爆而毫無懸念地成為電子商務的主角。在團購模式備受關注的同時,一種新的電子商務模式——閃購悄然興起。

閃購模式源於法國名品折扣網——VP網(Vente-privee.com),它以B2C的形式,定期推出各類奢侈品商品,以原價1~5折的價格向網站會員出售,每次特賣規定時限,消費者先買先得,售完即止。消費者點擊購買商品之後,20分鍾之內必須進行結算,否則商品將會被重新放回到待銷售商品行列。

同是以低折扣向消費者出售商品的商業模式,團購與閃購有何區別?聚尚網CEO牛利奔認為:“網友在團購網站購買的大多是服務,實物產品較少。即使銷售的是實物產品,也大多以單品為主,而閃購網站售賣的是品牌的係列產品,選擇餘地大,而且國際名品的誘惑更大。”

牛利奔的這種說法得到國內另一家廣受歡迎的閃購網站——唯品會的媒介及公關經理蘇思敏的認同。在蘇思敏看來,“團購以提供本地服務類優惠信息為主,不僅受地域限製,而且進入門檻低,說到底是一種促銷方式。而閃購沒有地域上的限製,而且行業進入的門檻較高,需要配套的倉儲和物流體係支撐”。

2007年,美國最大的閃購網站Gilt Group成立,並通過多途徑營銷以及獨特的進貨渠道迅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2009年,在各個行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一蹶不振的情況下,閃購卻靠著販賣時下熱銷的產品,非但沒有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還實現了高速增長,營收達到1.5億美元。據國外媒體報道,2011年2月,Gilt Groupe融資8000萬~1億美元,估值達到10億美元。

“Gilt Group實行會員製,網友隻有通過邀請才能成為會員,並享受專屬的優惠價格。”牛利奔稱閃購模式讓會員體驗到了尊貴的感覺,因此在美國一出現就迅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成為團購之外的另一種潛力巨大的商業模式。

剩餘貨品銷售的好渠道

牛利奔稱自己建立聚尚網並不是跟風,在服裝生產和營銷領域打拚了多年的他,對行業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認為所有傳統的服裝企業都會遇到過季商品的剩餘堆積問題,線下銷售受到地域的影響,而互聯網能夠使產品銷售範圍最大化,是剩餘貨品最好的營銷渠道。“商家通過電子商務可以迅速將積壓的貨品銷售出去”。

唯品會CEO洪相波雖然不像牛利奔一樣是服裝行業的老兵,但由於在法國這個以浪漫和奢侈品消費著稱的國家生活多年,他能夠細膩地把握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他創建閃購網站的靈感源於他看到自己的太太經常大清早起床守在電腦旁興致勃勃地在VP網上搶購折扣商品。妻子的行為讓他意識到閃購模式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這種搶購的快感適用於各個階層的消費者,包括渴望得到名牌的中低收入人群和已經擁有名牌的高收入人群。於是,洪相波複製該模式建立了閃購網站唯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