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網絡
作者:郭濤
兩年前,H3C推出首款基於100G平台的數據中心級核心交換機S12500。在那之後,H3C通過不斷豐富S12500的功能,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雲計算網絡交換核心。2011年2月24日,H3C發布新一代核心交換機S10500係列,它在架構、性能、虛擬化、多業務處理等方麵實現了重大突破,可廣泛應用於園區網核心、城域網彙聚以及數據中心業務彙聚等多種應用場合,幫助用戶更好地實現雲網絡與終端用戶和設備之間的連接。如果說S12500是雲網絡的核心,那麼S10500係列就是管網的核心,它就像四通八達的管道一樣,可以將雲服務傳遞到網絡能夠覆蓋到的每個角落。
承載雲應用
雲計算時代的網絡應具備哪些特征?H3C網絡及安全產品部解決方案部部長康亮表示,為了更好地將雲服務傳遞到終端,網絡需要具備以下特征:人們使用網絡已經不僅限於文本信息的獲取,越來越多的視頻、3D等應用對網絡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與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關,因此人們需要更高質量的網絡;雲計算要求網絡具備更強的帶機能力,管理和維護更加簡單,並且具備更大的規模,便於擴展;隨著終端設備的多樣化以及物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更多具備RFID功能的設備會接入到網絡中,因此網絡需要提供多樣化的接入選擇;網絡不僅要傳遞高質量的雲服務,而且要傳遞安全的雲服務,防範各類安全威脅。
作為雲應用的承載層,園區網絡要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在規模、帶寬、質量、接入方式、安全性等方麵進行改進,因此對網絡設備的性能、可靠性和虛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康亮表示:“H3C S10500能為網絡提供足夠的帶寬,保證設備和網絡鏈路故障的毫秒級收斂,還能簡化網絡的部署,而且易於擴展,可以作為雲應用的強大網絡承載平台。”
四合一的多業務平台
H3C S10500采用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技術,比如多級交換架構、四框虛擬化、多業務平台等。
在IT領域,利用虛擬化技術將一台物理設備劃分成若幹個虛擬設備,人們已經司空見慣。H3C在S10500交換機上反其道行之,將4台獨立的核心交換機虛擬化為一台統一的邏輯設備。H3C稱之為四框虛擬化。基於H3C獨特的第二代智能彈性架構(IRF 2)技術,四框虛擬化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多價值:簡化網絡拓撲、業務部署和管理維護,網絡部署和維護的工作量減少75%;將傳統的網絡主-備模式改為主-主模式,將網絡設備的性能、端口密度和整個網絡鏈路的效率提升了4倍;突破了傳統的MSTP+VRRP網絡架構的限製,將網絡故障收斂時間從秒級降低到毫秒級;可以實現彈性擴展,有效保護投資。
康亮表示:“H3C S10500增強了對虛擬化的支持能力。這種能力不僅體現在硬件層麵上,而且體現在軟件層麵上。目前,H3C S10500能夠實現橫向虛擬化。未來,H3C將致力於在網絡的各個層麵上實現縱向虛擬化。”
H3C S10500采用獨立的多級交換並發架構以及全分布式的多引擎控製架構,是一個多業務的支撐平台。H3C S10500采用開放應用架構(OAA),通過支持多個可選的業務模塊,將傳統交換機的二、三層轉發交換平台升級為集IPv4/IPv6轉發、MPLS VPN、應用安全、應用優化、WLAN、EPON和網絡流量分析等於一體的多業務承載平台,從而進一步提升硬件和網絡部署的可靠性,大幅降低管理和維護成本,實現有線和無線用戶統一的端點準入防禦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