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斌聖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稿,書中提出新時代企業的“雲組織”概念。在“雲”這種熱點概念背後,企業的一些新變化值得我們思考。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時代的新商業模式,儼然是老生常談,開始讓人反胃。而大數據、雲計算、工業4.0、第三次工業革命等概念,同樣莫衷一是,增加了人們的不安。比如有人就用概念去質疑,為何在德國沒人提互聯網思維,而隻是重視智能製造,這是否說明我們誤入歧途?
顯然,過去十年裏創造出來的新概念,尤其是和企業經營有關的新概念,遠遠超過以往,我們正生活一個概念橫飛的年代!亂雲飛渡亦從容,一些企業家以不變應萬變,以華為“向李小文學習”專注做技術的精神為代表,相信商業本質沒有變化,相信埋頭拉車必有厚報。更多的,則像萬科高管團隊跑遍互聯網公司一樣,四處學習取經,試圖去理解站在風口上的豬,是怎麼飛起來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去製造又一個新概念“雲組織”,是需要一些勇氣的。且看定義:
“沒有正式的機構、崗位,一群創客和他們攜帶的資源集中在雲台,隨時在線,隻要市場有任何需求,立即就會有最合適的創客或資源進行回應……在這樣的組織中,資源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企業卻不用為此支付昂貴的成本。”
這個概念,的確超前,很可能“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如果細看,其本質接近九十年代出現的“虛擬組織”和“無邊界組織”等概念。關鍵的區別,當然在於運用“雲”這個工具,使得原本不容易做到的“連接”,變得可能並高效。從這個意義上,互聯網這個“技術”,還是可能改變一些商業本質的。
通讀全書,看了海爾、蘇寧、中興等諸多轉型案例之後,不能不承認,雲化的企業組織,已經悄然來臨。畢竟,雲的時代不可逆轉,一些商業領袖堅信,未來的企業核心競爭力,非大數據莫屬,背後的支撐,必然是“雲”這樣的內外部共享平台。於是,企業的組織形式也必然朝“雲”去靠攏。
書中介紹了兩種不同的靠攏方式:透過私有雲或是公有雲。如果工作性質相對簡單,“企業將員工全部上線,將工作流程全部數據化”,員工成為“創客”並根據外部需求,進行自由組合。如果是更複雜的內容,就需要將至少部分接口開放給外部的創客,讓他們也能有機會介入到滿足客戶需求當中。
公有雲的組織方式,直接挑戰了科斯等人的交易成本經濟學,因為企業的邊界將變得極為模糊,也很難再用交易成本與管理成本的對比去分析企業應有之邊界,因為一切都將是動態的!對大部分習慣於傳統雇傭關係的中國企業,這實在是非常激進,他們不但不願意且不敢於開放自己的數據給外部,連內部員工都基本無法接觸到實時的需求信息。
理論上,企業存在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信息的集中與處理,如果把這些與外界部分或全部打通,似乎會產生房地產商式的被顛覆擔憂:如果普通人可以集資買地,那麼就不再需要房地產商,因為所有其他資源(設計、施工、監理、銷售、物業),全部可以在公開市場上獲得。同理,如果企業員工可以自由組合去與外部需求直接對接,那還要企業幹嗎?
這個問題,也縈繞在我腦中。書中給出的方法是,從激勵機製、孵化機製、收割機製三個方麵,讓企業能夠有效並獲益於內外信息流的交互、碰撞、集成,並用若幹案例證明其初步效果。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員工感覺到隻有在公司的雲台上,才能高效獲得需求信息,找到互補的資源,並從提供服務中獲利,他就沒有離開公司單幹的理由,企業就有可持續的價值。
一切,在於更高效的價值提供,而“雲組織”無疑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雲裏的組織”,可能使原來企業內大量“霧裏的人”,即不掌握足夠信息的員工,變成明白人,成為創客。這種組織重構,大概是眼下通向風口的一條捷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