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5 房企轉型三件事(1 / 1)

■馮侖

萬通雖然創辦25年了,但是因為行業比較窄,所以我們做事謹慎,滿足於負債率低、不進取,指望上市公司創造利潤。然而,這是一種小媳婦心態,小腳走路,小步慢走。現在我們要由舊變新,由小變大,瞄準未來十年的競爭格局,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未來十年保持持續增長,滿足股東的期待。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要做以下幾件事:第一件事,收縮戰線,突出重點,裁減耗費資源但效益不大的事情。我們要聚焦在今後十年快速增長的區域,而遠離那些相對來說沒有競爭力的二三線城市。

如果不在快速成長地區,我們做的任何投資,都搭不了順風車,無法整合資源。在黑龍江做事情,組織資源非常困難,銀行、同行都不去,配合的人也很少。在北京、杭州、上海做事,資源整合力度會加大,也很便利。

所以,戰略重點的區域要集中。首先是聚焦京津冀,京津冀一體化的重點又在首都。我們把房地產開發業收縮、加強、聚焦,在京津冀重點把已有的大區塊天津、香河、懷柔,做深做透。同時,我們在杭州、上海也都有項目。我們要專注在這些有大的增長且又熟悉的市場。

第二件事,做好房地產行業的微轉型和小轉型。在傳統房地產行業,我們第一要做好微轉型,加大附加值。我們的做法是增加現代科技的應用。大家知道,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健康,新的科技非常多。然而,我們一定要做出標誌性的東西,在行業中具有獨特的領先技能,得有這個信心、勇氣和眼光。如果在下一輪房地產發展中,我們的區域集中,但產品不能體現瞄準未來的水準,還是在做上個時代的事情。今後十年是要解決客戶體驗的實惠。

做裏子的時候,就是要做好科技、環保、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會堅持綠色戰略,增加高科技、服務業的創新發展,提升附加值。我們更重要的還是要加大商業模式的改進,做好房地產的小轉型。小轉型麵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股東對於業績下滑能否忍受。但凡是做小轉型的,階段性業績都有所下滑。大轉型看著很好,但是危險很大。如果過不去呢?

總之,我們必須經曆一個在專業領域和重要節點的判斷與決策。所以一定要堅持運用科技、新技術來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要在商業模式上探討新的發展模式,在已有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做出果斷決策。

第三件事,對於存量資產,要創造性工作,去解決問題。

所謂存量資產,比如我們所在的大樓。這個資產今天回頭看,由於建築格局、政府要求、所在周邊環境都發生變化,已經落後了。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存量資產,是新的機會。

存量資產是什麼概念?現在它的麵積是3萬平方米,這個樓的樓板價是10萬元/平方米,如果我們把這個樓拆了重建呢?這叫創造性工作。

第四件事,要加快國際化。我們要借助中國中心,建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然後圍繞紐約重要區域,發展我們新的增長業務。這樣做是因為現在的國際化,一方麵是政府倡導和積極推進的國家戰略,中國去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常駐國外的工作人員有700萬人,留學生有300萬人,加在一起常駐海外的中國人就有1000萬人,加上每年出境人超過2億人次,所以我們應該圍繞客戶需要,加強國際方麵的業務擴展。

最後一方麵,我們也要積極探索能夠協同和推動我們發展的其他領域,也可能引入新的行業。雖然我們會研究新興行業,嚐試進入其他行業,但不會很多,不會同時進入很多其他行業,會選擇1——2個其他行業進入,為企業發展創造新的格局,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目標之一。

未來幾年,我仍然非常有信心,讓公司能夠完成轉型,到那時我已經60歲了可能就退休了。所以,我最後的工作就是完成轉型,讓公司變得更年輕,讓公司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