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4 DT是個什麼玩意兒(1 / 1)

■俞永福

最近聽到這麼一個故事:端午前夕,內蒙古一個病重的孩子需要緊急轉運到北京治療。當時正值擁堵時段,按照常規路線幾乎不可能順利到達目的地。但結果他們最終提前40分鍾到達,因為有了交通大數據幫助他們智能躲避擁堵,節約了大量時間。

一個很平凡但很有意義的故事,其中有兩個科技產業相關的關鍵詞:互聯網、智慧交通。而在阿裏集團內,也有個與之相關的戰略:DT大數據。

馬雲提出“IT到DT”這個概念後,這兩個詞在過去的半年非常時髦,背後是整個產業內的共同認知——過去“沉睡”的數據價值正在覺醒,潛移默化地改造著各行各業,並將我們導向新一輪的經濟變革。但這兩個詞從本身的內涵上說,到底有什麼區別?我認為最核心的有兩點。

第一,解決的核心問題區別。IT過去繁榮的十年,實質上是信息革命的十年,解決的最重要問題是用戶獲取信息的不對稱——通過工具豐富信息總量,並降低獲取門檻,消除信息鴻溝,使人人都能從中獲益。這是過去十年真正地改變全世界、改變國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但從DT的角度來講,解決的核心問題不再是信息不對稱,而是供需不平衡。還是舉一個交通相關的例子。很早以前,我們出門在路上,哪裏堵哪裏不堵,完全不知道。但過去十年來可以看到,交通管理部門從IT建設的角度來講,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今天大家看到環路上有相當多的電子信息指示牌,你的車還沒有開到北三環,但已經可以看到這條路上是不是堵著,提供的信息量已經足夠多。

但歸根結底,這僅僅是IT時代的一種應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解決擁堵,一定要改變資源供需不平衡的狀態,車輛行駛需求很大,而道路資源供應不足。當然改變供需可以有多種方式,就像特殊時期,通過管製方式降低行駛車輛數量,交通一下子就能變得很好,但這肯定不可能是常態。從根本上扭轉不利狀況,必須仰仗DT思維的介入。

DT思維解決擁堵的方式,則是對於整體交通的全量數據進行動態呈現,同時進行智能分析、指導行駛車輛避開資源緊張的路段,實現躲避擁堵;再加上基於大數據技術的交通路況預測,進一步調整改變整體的供需匹配狀況,從而使整個交通得到真正改善。

DT對於擁堵治理的效果立竿見影。2014年僅僅在北京一個城市,高德地圖的躲避擁堵功能,就累計為用戶節時350萬小時,節省費用上億元,同時減少尾氣排放1億立方米。

很顯然,交通供需改變其實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影響很大:路況好了,出行體驗順暢了,用戶才有更強的意願走出家門。而隻有每個人出行半徑越來越大的時候,消費才真正能夠被拉動。

IT和DT的第二個區別,體現在業務的部署方式上。IT時代,信息發布者和信息使用者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角色。比如交通管理部門是信息發布者,用戶獲取信息就是單純的使用者。想要改善交通服務,靠得基本上就是信息發布者的單打獨鬥,成本和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到了DT時代,每一個使用交通大數據的人,本身就成為了交通大數據的貢獻者。也就是說,真正實現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例如,高德這樣的互聯網地圖企業,現在除了投入專業數據采集設備之外,還能夠發動社會化力量,使得公眾成為實時、動態的交通路況信息提供者。目前,高德采集的交通信息中的大部分已經來自於公眾自主提供,使得成本和效率相比過去處於極佳的水準。而經過高德交通大數據的實時處理後,這些數據貢獻者又能從中獲益,使用高德地圖更智能地躲避擁堵。

很顯然,“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模式能帶來的效果是驚人的,不論對於企業還是政府來說,都是值得推行的一種理念。

這就是我們現在正在經曆的數據覺醒時代,從IT到DT,各行各業都會進入一個新發展周期,重視、投資數據,相信其中會有源源不斷的增量價值被挖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