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和帝不點出來,臣子們或許還不會考慮這個問題,直接被他們帶歪了,但當征和帝可以將所有兒子之間的關係全都點評一遍之後,其他大臣隻覺得他們兄弟話中另有深意了。
他們兄弟倒是表現得頗為平靜,臉上絲毫不減被征和帝與同僚懷疑的緊張難堪,冷靜的說出自己分析:“四、五、六王自不必臣多說,三位親王生性風雅,無心政事,陛下自打公布立儲消息後,絲毫不減三位親王臉上露出些許期待和興奮,一個個對此表現得避之唯恐不及。七王雖有心於此,可其母出身微末,雖然和八王母親沾著‘同族姐妹’的名頭,本身卻自有其不足,七王被其教導得性情不穩,遇事毫無主見。八王算得上各項都在兄弟中高人一等,但缺就缺在他不懂得尊重王妃,後院表現得頗為糊塗,一屋子的妻妾並沒有什麼不同——請陛下贖罪,臣曾經派人去八王府中打聽過,八王妃平日裏與八王並不交流,如此冰冷的關係……再加上八王無嫡子,日後必生禍患。九、十兩王之中別陛下看中的九王,可偏偏十王心思更加細膩詭譎,若是其兄登位,難保二十年後坐在皇位上的到底兄弟裏麵的哪一個。臣也成人,十二王、十三王的性子不夠沉穩,辦事也不夠利落,但他們的年輕有節,兄弟情深,即便登上高位,日後也不會一個兄弟不留下,全都成了他們急需剿滅的叛軍。”
丞相說得滿口涎沫亂飛,征和帝聽得眉頭越是皺緊在一塊,露出深深的溝壑。
言下之意,還是沒能逃出兄弟相殘!
征和帝下令斬殺過自己的兄弟,因此,他更不喜歡兒子們重蹈覆轍,這也是征和帝當初明明對太子不滿,還是能夠忍他那麼久的最重要原因;可臣子現在卻對堅持了大半輩子原則的征和帝說“陛下,您就任命吧,您的還得繼續經曆性命不由人”的選擇,征和帝實在沒辦法冷靜。但多年執政的經曆早就了征和帝非同一般的本領,讓他即便麵對自己最討厭的問題時候也能保持麵上紋絲不動。
因此,征和帝低笑一聲之後,可讓人看不上出端倪的回答:“朕昏睡過去之前,黎庶曾經對朕說皇孫裏確實有可造之材。”
臣子們的眼睛頓時都亮了,等待征和帝公布名單,沒想到征和帝卻賣起了關子,擺手說了一句::“唉,孩子年紀還小了,讓他知道風聲,性情有所轉變就不好了。朕便不提此事。你們也不可對外多說一句,否則朕聽到風聲,必要對你們追究!”
咱麼還什麼都不知道呢,怎麼就要被追究了,陛下太不講究!
臣子們這時候心裏隻剩下這種想法,顧不上追究到底是哪一位皇孫——畢竟,此事可以通過偷偷聯係黎庶達成,他們實在沒有必要非得自己做——隻能爭先恐後想征和帝表示隔牆有耳,自己肯定不會亂說,但即便自己一句話都不說,也難保不會有宮奴胡言亂語,泄露了征和帝的機密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