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捧”走書記(2 / 2)

有了出書的想法後,胡諍就暗中整理文稿,等待合適的機會。

那時,縣委書記方景成一心想要政績,弄出很多花樣。比如“某某之鄉”的名頭就有好幾個,他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請來各路神仙,為自己的政績增加籌碼。這樣一來,胡諍被折騰得不行,不僅接待上花去很多精力,更惱火的是,書記一直要求縣委辦的筆杆子們要在觀念上出新。“我手下那幫秘書也被折騰得不行,挖空心思地想點子,出觀念,有時我在審稿時發現,他們竟然把我當政府辦秘書時的一些觀點翻出來,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笑的是,有兩次,那些十多年前的觀點,還被書記批示為‘有思想’。每當這時,我這個對文字懷有深厚感情的人就會為文字悲哀……”

書記的折騰讓縣裏幹部們怨聲載道,尤其是縣長伍斌滿肚子委屈。縣長和書記有時也是一個矛盾體,大小事情基本上是書記說了算,縣長隻有執行的份。胡諍發現,縣長是一個很務實勤政的好領導,他對那些花架子很反感,卻又無可奈何。

“在中國的基層,特別是縣市一級的領導中,很大一批人都是造勢的高手,他們玩概念,樹形象,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升遷。看清了這一點,我決定出一本書,為我們煞費苦心的書記,也為全縣人民。”胡諍說這話時,眼神裏有幾分得意。

出書為民,毀書為名

一般來說,縣委辦的人馬隻對書記們負責,政府辦還有一幫筆杆子對縣長們負責,這兩套班子的關係也較為微妙。胡諍平常也盡量少和縣長伍斌接觸。特別是那段時間,有傳言說,伍縣長正組織材料向上反映書記的問題,兩辦的關係更因此緊張了起來。

“決定出書之前,我特意找了一個機會和伍縣長親密接觸,”胡諍喝了一口茶,意味深長地說,“我至今清楚地記得,當我說要出一本書,專門歌頌書記的政績時,伍縣長那種鄙視不屑的眼神。他說,這事兒,你給書記彙報就行了呀,和我有什麼關係嗎?我說關係挺大的……”

三個月後,一本《觀點也是生產力》的書出版了。方景成書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本書的內容全部是圍繞書記的政績而寫的,有通訊,有述評,有理論探討。胡諍的文采和理論深度,讓書記越看越興奮。而更讓方書記沒有想到的是,這本書竟然是伍斌縣長寫的序,序中對方書記的評價十分中懇。

方書記對胡諍的署名著作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說胡諍是“學習型、思想型幹部”。而伍縣長則批示,為該書舉辦首發式,由財政出錢,全縣副科級以上幹部人手一冊。首發式上,縣長大談學習《觀點就是生產力》的心得體會,言辭之懇切,讓當初傳言書記縣長不和的人們很覺奇怪。

隨後,省報和市報都發了該書的書評,省裏某領導還對該書專門作了批示。

半年後,書記方景成調任市委秘書長。書記一走,縣裏的人事調整隨之進行,縣長伍斌順利接任縣委書記,原縣委辦主任任人大副主任,胡諍升為縣委辦主任。

“這一切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但是,”胡諍賣了個關子說,“伍斌上任後第一天,我們倆相約到一個很隱蔽的小酒店喝酒,我看到他的眼裏閃著淚花。借著酒勁,他說,胡諍啊,不瞞你說,你去找我時,我正在整書記的材料,作為一縣之長,不能眼睜睜看著全縣人民跟著他折騰啊。你這個家夥,這招也夠狠的。你說,在中國,想要幹點事怎麼就這樣難啊。辦好事,竟然要違背自己的良心先幹壞事,悲哀啊!”

“捧”走方景成後,伍斌和胡諍閉口不再談“觀點就是生產力”這個話題,偶爾在幹部桌上見到此書,他會莫明其妙發一通脾氣,嚴令將書收起。而胡諍更是將存書全部銷毀,根本不承認自己出過這本書。省作協吸收他為會員時填表,他說什麼也不肯將這本書填上去。

一次在伍斌書記的辦公室,兩人無意間聊起此事,已是伍書記改革堅強支持者的胡諍順手在他的台曆上寫下這樣一首打油詩:“官點”不斷翻新,花樣叢出更窮。執政時時審思,我本亦官亦民。

胡諍念罷,兩人會心而笑。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人名地名書名均作了技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