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懷孕後期的胎教(8~10個月)(四)(2 / 3)

大多數的胎寶寶都將在這一周誕生,但真正能準確地在預產期出生的小寶貝隻有5%,提前兩周或推遲兩周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推遲兩周後還沒有臨產跡象,那就需要采取催產等措施盡快生下胎兒,否則胎兒也會有危險。40周時,胎寶寶所處的羊水環境已經有所變化,原來的羊水是清澈透明的,現在由於胎寶寶身體表麵絨毛和胎脂的脫落,及其他分泌物的產生,羊水變得有些渾濁,呈乳白色。同時,胎盤的功能也從此逐漸退化,直到小寶貝一出生它完成了使命。

情緒胎教

對於分娩的恐懼,也會對胎兒的情緒帶來較大的刺激。在分娩過程中,母體產道產生的阻力和子宮收縮幫助胎兒前進的動力相互作用,給你帶來一些不適,這是十分自然的現象,不用害怕、緊張。你的承受能力和勇敢心理,也會傳遞給嬰兒。

營養胎教

如果你是初產婦,無高危妊娠因素,準備自然分娩,可準備一些易消化吸收、少渣、可口味鮮的食物,如雞蛋麵條湯,排骨麵條湯、牛奶、酸奶、巧克力等食物,同時注意補充水分,讓自己吃飽吃好,為分娩準備足夠的能量。如果吃不好睡不好,緊張焦慮。容易導致疲勞,將有可能引起宮縮乏力、難產、產後出血等危險情況。

孕期私房菜:銀絲鯽魚湯

材料

鯽魚1條,白蘿卜400克,蔥段、蔥末、薑片各適量

調味料

酒1大匙,鹽1/2小匙,胡椒粉少許

做法

1.鯽魚洗淨抹幹,入油鍋略煎後淋酒盛出;蘿卜洗淨去皮切絲。

2.熱油鍋炒軟蘿卜絲,加8杯水及鯽魚燒滾,改小火煮20分鍾,下鹽、胡椒調味,撒下蔥末即可。

對話胎教

可以對他(她)說:“我的寶寶,媽媽好盼望這一天。你一定很想和媽媽見麵了,是嗎?”,“爸爸媽媽為了迎接你的到來,已經等了10個月。”等等。充滿愛的交流可以促進母子、父子之間情感的建立和心靈的溝通。

運動胎教

在心裏祈求平安和順產時,坐下來,放鬆呼吸。坐下後腰部挺直伸展,兩腿盤起,雙手自然輕放膝蓋上然後深呼吸。將深深吸入的空氣聚集到肚臍下麵,然後慢慢呼出去,如此反複。聽著舒緩的音樂或者沉浸在美好的回憶裏進行冥想,效果會加倍。

分娩前的按摩

為了順利地度過分娩時的陣痛,可以使用精油按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陣痛,此時最適宜使用的是具有促進分娩效果的快樂鼠尾草精油。此外還可以使用杜鬆以及使人心情愉悅的玫瑰草,能緩解強烈疼痛的玫瑰和依蘭等精油進行按摩。

1.有助於順產的按摩

準備:快樂鼠尾草、杜鬆各3滴,玫瑰草4滴,基底油(甜杏仁油或荷荷巴油50毫升)。

方法:將各種精油混合在一起,將按摩油倒在手心,對下腹部、腿部和手足進行按摩。這種按摩可以使孕媽媽產生積極的情緒,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按摩最好是由丈夫或家人來完成。

2.陣痛嚴重時的按摩

準備:依蘭1滴,玫瑰或天竺葵1滴,快樂鼠尾草2滴,基底油10毫升。

方法:將各種精油混合在一起,將按摩油倒在手心,對疼痛嚴重的下腹部、腰部和手足進行按摩。

環境胎教

通過接受過產前教育和分娩知識,孕媽媽對分娩的過程應該已經心中有數了。而且孕媽媽一般都是在醫院分娩,醫院既有先進的設備,也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所以,孕媽媽應拋開一切不必要的顧慮,及早的做好分娩的心理準備,以一種幸福和愉快的心情隨時準備迎接寶寶的誕生。

音樂胎教

這一周不要因為準備分娩就放棄聽音樂。孕媽媽可以聽一聽自己的喜歡的音樂或正在流行的歌曲,使自己不安的情緒有所放鬆。

胎教情報網

產前心理調試

1.母子感應

大量研究結果顯示,早在胎兒期,母子之間不但有血脈相連的關係,而且還具有心靈情感相通的關係,母親與胎兒分別通過不同的途徑彼此傳遞情感信息。首先,胎兒通過母親的夢,向母親傳遞信息。大量的醫學文獻中都曾經記載過孕婦的夢成為事實的例子。其中的科學道理還有待於研究加以驗證。然而,有些孕婦的夢是在清醒狀態下的情緒和思維的反映。

2.產前心理準備

分娩前的心理準備遠遠勝過了學習各種知識及練習。許多準父母沒有意識到他們麵對的問題,因此,一旦麵對這些問題時很無助。但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做過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心理準備後,便會得到更大範圍的心理保護。

3.產程中的心理支持

在進行長時間的分娩準備時,應該讓孕媽媽真正了解產痛的意義,消除對母子的負麵影響,讓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驗,有利於調整隨後的母子關係。

4.產後的心理支持

母子關係是“二合一”的關係。寶寶作為一個成熟的個體,母親必須行使“支持功能”,保護孩子免受過分的外部和內部的壓力。新生兒散發出的起始幼稚情感,如高興或不高興,隻有在得到母親的接受後,其感情才能得到發展。

懷孕後期的音樂胎教

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丫,又香又白人人誇,讓我來把你摘下送給別人家,茉莉花,茉莉花。

這是一首著名的民歌小調,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作歌劇《圖蘭朵》的一個主題曲,因此,《茉莉花》也算是中國的世界名曲了。

英國的心理學家奧爾茲建議孕媽媽要經常聽音樂,音樂作品生動活潑,其中有小鴨子、小鳥、花和草等音樂形象,作曲家把這些形象都通過簡短的歌曲和樂曲表現出來了。結果發現,胎兒的心律總是會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化,並且在出生後一聽到這些熟悉的旋律,情緒馬上就會變得歡快起來。同時,能夠很快地形成進食、睡眠及排泄的生物規律,進行胎教的寶寶出生後大多結實、健康、不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