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對管理內核的新認識(1 / 2)

管理,是一個古老的話題,自有人類社會以來,就已經有了管理。但管理這一概念,隨著時代的發展又有著不斷發展,不斷更新的內涵。

現代企業當然要與現代管理相吻合,但是現代管理不過是過去管理創新的結果。如果我們不認識現代管理究竟是什麼,恐怕隻能從表麵上把握現代管理的特性,而無法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更無法說清楚整合管理了。

管理與時俱進,認識與時更新。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行為活動本身並不等於管理,管理的核心在於對現實資源的有效整合。

1.古典管理理論及其局限性

自從法國人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1841~1925)在其名著《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中給出管理的概念之後,它就整整影響了一個世紀。而且還在繼續發揮影響。法約爾認為,管理是所有的人類組織(不論是家庭、企業或政府)都有的一種活動,在這種活動中由五項要素組成: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計劃包括預測未來和擬定一個行動計劃;組織包括建立一個活動的雙重機構(人的機構和物的機構);指揮包括維持組織中人員的活動;協調就是把所有的活動和工作結合起來,使之統一並和諧;控製則注意使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已定的計劃和指揮來完成。法約爾的這一看法使人相信當你在從事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工作時,你便是在進行管理,管理等同於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法約爾作為一個畢生從事生產企業管理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在其幾十年的管理工作經曆中悟出的管理定義,應該頗有實踐的支撐,因此他的看法也就頗受人們的推崇與肯定。美國商學院20世紀70年代使用頻率很高的教科書是這樣來定義管理的:“管理就是由一個或更多的人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以便收到個人單獨活動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進行的活動。這一定義雖然表麵上與法約爾的表述不同,但兩個基點是一樣的,即管理是一種活動,一種協調性活動。如果我們把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製活動的目的放在一起考察的話,我們應該同意法約爾所說的五個要素都是協調他人的活動。但法約爾對管理的定義受到了挑戰,日本著名經營管理學者占部都美認為法約爾關於管理的定義僅說出了管理由計劃、指揮、組織、協調和控製五種因素構成,而並未給管理確定統一的概念。烏爾裏希則認為法約爾”沒有確定一定的決定什麼是管理、什麼是組織的準則“著名管理學家赫爾伯特·西蒙甚至提出自己關於管理的定義以反駁法約爾的定義,”管理就是決策這一概念頗有知名度,但並非沒有缺陷。

——摘自美國《斯隆管理評論》雜誌假定把法約爾對管理的定義看作是古典的,那麼從這一古典定義中可以肯定的是:(1)管理是一種活動;(2)管理這種活動由五個因素即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構成。然而盡管確認了管理是一種活動,卻沒有給定是何種活動,而如果簡單地把管理理解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這些活動的總稱的話,那麼管理就成了一項具體的活動而失去了它統一的實質。管理應該有著比這種定義更確切、更抽象的內涵與本質。

首先,管理作為一種活動,一定是在一個特定組織、特定時空環境下發生發展直至結束,從時間的角度來看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因為時空環境並不是靜止的。

其次,管理這種活動的發生是有目的的,絕非無目的的發生,那麼該目的是什麼呢?顯然這與管理者欲達成的目標相關,這一目標可以是組織的目標。

再次,達成組織目標是需要資源的,但世上資源有限,供給有價格,這就使得達成組織目標有一個成本與收益的比較,有一個產出的衡量。

另外,當成本與收益比較存在之時,管理活動的具體形式和管理活動的方式就有一個選擇,管理活動就有了一種程序性安排,這就是管理本身的選擇和安排。

2.管理的核心在於對現實資源的有效整合

根據上述討論,我們可以給管理下一個統一的符合其實質的定義:管理是對組織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達成組織既定目標的動態創造性活動。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等行為活動是有效整合資源所必需的活動,故而它們可以歸入管理的範疇之內,但它們僅僅是幫助有效整合資源的部分手段或方式,因而它們本身並不等於管理,管理的核心在於對現實資源的有效整合。由於管理是一種活動,它必定在一定的時空中發生,活動的始末便是一個過程,因此管理的實質及其功能是在這個過程中顯現出來的。

管理既然是一種整合資源的活動,那麼必然有實施此活動的人,即管理主體。因為隻有人才可能有目的地去整合資源以達成組織的目的。同樣,既然是一類活動,那就有活動作用的客體,這一客體根據定義應該是組織的資源。這樣作為管理的客體就不局限於組織內的人,還包括組織擁有的金融資本及物化的資本、物質資源(比如原料、動力等),信息情報及傳遞網絡等,包括這些資源的綜合性配置場所及對象、過程。管理主體對管理客體實施管理以達成組織既定目標與責任,這就是管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