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1 / 3)

有錢的人理財,可以讓錢滾錢;沒錢的人理財,可以讓錢生錢。人們大多習慣了毫無節製地花錢直到囊中羞澀,他們很少為將來的生活考慮過。要讓未來的自己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須有一個科學的理財計劃。但是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理財計劃也必須量身定做,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魔力。

切實可行的理財計劃

在20幾歲時,很多人都在努力工作,為生活而忙碌,想方設法地賺錢和謀求事業的發展,不太注重理財。但是,身處這一階段的年輕人必須清楚地知道工資隻能使自己安穩地生活,而要想真正成為富翁,就必須把資金投入到變幻莫測的市場中去,讓錢為你賺錢。所以,20幾歲的年輕人,必須學會妥善管理個人財產,讓錢為你賺錢。

雖然說,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每個人都有“財”可理。但由於擁有的財富不同,每個人的理財方法、理財重點也各有不同。那麼,不同收入的年輕人將如何理財呢?

1.藍領:絕對穩健的理財方法

對普通的上班族來說,因為他們收入較低,承受風險能力也較差,理財要求絕對穩健。建議每月做好支出計劃,除正常開支外,再將剩餘部分分成若幹份,進行必要的投資理財,可優先考慮投資保險、基金和國債等投資項目。

如果國債利息略高於銀行同期儲蓄利息,可以將家裏短期之內用不到的資金購買國債;如果對外彙感興趣的話,建議購買銀行和證券公司推出的MMF等;在保險投資方麵,對於剛就職的年輕人而言適當購買人壽保險,既可獲一些基本保障,也可強迫儲蓄,且盡早購買,費率較低。對於已組成家庭的,建議保險支出約占家庭收入10%左右,可考慮購買養老保險、重大疾病險以及意外傷害險等。

張萌,工人,今年28歲,她的丈夫是一家國有企業的技術人員,還有一個5歲的女兒。夫妻二人月收入4 000元,家裏每個月日常基本生活開支為1 500元,其中包括孩子上學每月開支500元。每月存銀行2 000元。

幾年前張萌愛人單位搞房改,分期付款買了一套一室一廳住房,房款總共7萬元,分5年付清,首期付款2萬元後,每年大約要1萬多一點,今年是最後一年了。張萌打算等房子錢付清以後,就要在孩子身上多準備一些錢了。因為愛人對股票知識有一點了解,今後條件允許的話,她也想炒炒股票。

張萌一家平時生活也非常節儉,生活用品一般到自由市場購買,物美價廉。全家人的衣服基本都在打折和優惠時才買,那時可以節約一些。她想等明年付清了房錢,生活就會寬裕一些了。

理財專家認為,就張萌目前的生活狀況而言是有點緊張,應該合理安排現有的收入。對於投資股票,可以投資績優股,進行長線投資,不用花太多的精力。

2.白領階層:選擇風險適中的理財產品

中等收入人群的理財目標,是在風險適中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實現財富增值。該類家庭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可以選擇風險適中、收益較高的產品,以風險換取收益。

可以請教專業人士購買保本型基金,購買中長期的分紅型年金類保險產品,或存款各家銀行推出的外彙理財產品,挑選期限、利率合適的產品適度購買。

馮剛,26歲,工作四年,單身,在一家公司做職員,每月收入4 000元,由於沒有家庭負擔,除去基本生活費用,他每月可剩餘1 500元,並將其全部用作投資。這些資金中,80%用於股票市場,20%用於現金存款。馮剛一直認為,正是在這個開始的階段,麵臨著更多的賺錢或升職的機會,因此可以在投資方麵積極進取一點。

理財專家認為,年輕的白領一族尚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必須在資金上盡量多做積累。應選擇恰當的投資組合方式,在投資股票時,可以在入市之初稍作攢積,即先積累幾個月的資金,再行入市。入市後,可以考慮將不同時間的資金投資在不同的市場上。股票的組合變化可以有很多,可以將40%的資金投向那些業績相對穩定的股票,取其相對穩健的優點;30%的資金投向一些新的上市公司,取其有更大的升值空間的特點;30%投向中小企業。在做以上選擇時,還應該考慮其股票的行業構造,如相對來說業績穩定的傳統工業企業,發展潛力巨大的高科技企業,風險和回報率大的服務行業等,注意各行業之間的投資比例的平衡。

3.金領階層:多元化理財方法

金領階層是上班族中的富人,他們的抗風險能力較強,資金節餘較多,有充分的資金可用於投資理財,因此可以采取多元化投資組合的方式進行投資。

但是,這類人由於工作時間、工作壓力都會遠遠高於一般人,健康狀況並不理想。因此,對於這類人群來說,購買保險特別是健康險,為自己的健康與生命提供保障就顯得非常重要。但要注意幾點:保險,可購買高額萬能壽險,附加補充醫療險和意外險,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穩定;如果當地房價適中,可選擇好的地段進行中長期投資;銀行、證券公司推出的集合理財產品或信托產品,收益較高,風險較低,金領可選擇購買部分進行投資。

閆芳,28歲,目前單身,現為武漢一家房地產公司銷售主管,每月收入為1萬元左右。除去房屋月供、吃飯、購物等基本生活開支外,每月大概有4 000元的儲蓄,現有將近15萬元的存款。

去年,閆芳以銀行按揭方式購買了一套麵積約為90平米的小兩居,每平米0.7萬元,總房價為63萬元,首付2成貸款,月供加上物業費是3 500元。由於房屋所在的區域整體租賃價格高,因此她采用的是以租代養的投資模式。她目前自己住一間,另一間以每月1 500元租出去,這樣她每月隻需為房子花費2 000元左右。

理財專家認為,閆芳目前的收入較為豐厚,且為單身,正處於人生的儲蓄階段。因此除了已經投資房地產的資金外,她還將每月生活的剩餘資金用於基金定期定額投資計劃。目前她已經將現有儲蓄資金根據市場情況,分別投放在安全性較好的開放式基金或理財型保險產品,為今後的婚姻生活和子女教育儲備一定的資產。根據她的個人情況,除了以組合投資獲得持續穩健的回報外,理財專家認為她還應購買健康保險,以解除後顧之憂。

以上是對不同工作和收入水平特點,有針對性的理財事例,在具體的理財過程中,20幾歲年輕人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理財計劃,靈活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月收入2000元的理財計劃

月收入2000元的20幾歲工薪一族,大多數參加工作隻有幾年,他們正處於人生的成長期,也是收入的起步階段。理財的重點是平衡收入與個人支出,開源節流,抑製消費承受風險。那麼,像20幾歲的人應該如何理財呢?

首先,要拿出每個月必須支付的生活費,如房租、水電費、通訊費、日常生活開支等,這部分約占收入的1/3。它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滿足你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所以無論如何,要先從收入中抽出這部分,不要動用。

其次,是自己用來儲蓄的部分,約占收入的10%~20%。很多人每次也都會在月初存錢,但是到了月底的時候,往往就又被取出來花掉了。要明確,儲蓄必須要能保證3個月的基本生活。殊不知,現在很多私企動輒減薪裁員。如果一點儲蓄都沒有,一旦工作發生了變動,將會非常被動。所以,無論如何,要為自己留條退路。

剩下的這部分錢,約占收入的1/3。可以根據自己當時的生活目標,側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譬如“五一”、“十一”可以安排旅遊;服裝打折時可以購進自己喜歡的品牌貨;還有平時必不可少的購買CD、朋友聚會的開銷。這樣花起來心裏有數,不會一下子把錢都用完。不過,最好這部分錢是拿來投資,而不是消費。比如,你可以每月省出200~300元,定投一份穩健性的基金。

除去基本的生活消費外,能夠節省下的,估計一年也隻有1萬元的積蓄,這就是大部分月收入2000元的年輕人的實際情況。

人人都想讓錢生錢,然而,畢竟收入有限,很多想法都不容易實現,20幾歲的年輕人,最重要的是開源,學會怎樣財源滾滾、開源有道,為了達到一個新目標,必須不斷進步以求發展,培養自己的實力以求進步,這才是真正的生財之道。20幾歲的年輕人需要安心地發展自己的事業,積累自己的經驗,充實自己,使自己不斷地提高,才會有好的結果,要相信“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當然,既然有了一些積蓄,也不能讓它閑置,建議把1萬元分為5份,分成5個2000元,分別作出適當的投資安排。這樣,家庭不會出現用錢危機,並可以獲得最大的收益。

1.用2000元買國債,這是回報率較高而又很保險的一種投資。

2.用2000元買保險。以往人們的保險意識很淡薄,實際上購買保險也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方式,而且保險金不在利息稅征收之列。尤其是各壽險公司都推出了兩全型險種,增加了有關“權益轉換”的條款,即一旦銀行利率上升,客戶可在保險公司出售的險種中進行轉換,並獲得保險公司給予的一定的價格折扣、免予核保等優惠政策。

3.用2000元買股票。這是一種風險最大的投資,當然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隻要選擇得當,會帶來理想的投資回報。除股票外,期貨、債券等都屬於這一類。不過,參與這類投資,要求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風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