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用2000元存定期存款,這是一種幾乎沒有風險的投資方式,也是未來對家庭生活的一種保障。
5.用2000元存活期存款,這是為了應急之用。如家裏臨時急需用錢,有一定數量的活期儲蓄存款可解燃眉之急,而且存取又很方便。
這種方法是許多人經過多年嚐試後總結出的一套成功的理財經驗。當然,個人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靈活使用。
另外,月收入2000元的年輕人抗風險能力比較低,所以應該慎重投資,保本為主。應該選擇風險小、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如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基金、國債等。建議用總資金的50%投資國債,40%投資貨幣市場基金,10%投資銀行儲蓄。這樣既能享受相應的收益,又可積水成河,積少成多,為將來的生活提供保障。
月收入3000元的理財計劃
月收入3000元算是年輕人的中等收入了。但有的工作幾年了,發現手中竟沒有積蓄,月前瀟灑,月中恐慌,月末狼狽,一旦有個小病小災什麼的,往往還要借錢度日。那麼,這類人應該怎樣理財呢?
1.買一份儲蓄性的保險。每月拿出300元,給自己買一份有分紅的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並且附加上重大傷害。這樣,若是不幸出事,至少不會成為家人的負擔,而且也能保證自己不會一下子被疾病或意外打垮。如果很幸運一輩子都沒事,那麼也可以老的時候給自己花或是留給後人。
2.確定自己每個月的開支。定期對開支做一個嚴格的檢查,將那些沒有必要、並且不會降低生活水平的消費拿掉,或是選擇替代品。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花費,增加積蓄。
3.從自己的錢包掏錢出來。在購物或是消費的時候,若是對方找給一張5元的鈔票,就假設這張錢不存在,拿出來放在另一個口袋裏,回家後放入一個盒子收好。等攢到100元就在方便的時候帶去銀行存起來。
4.多在自己家中做飯,不要總在外麵吃。在家做飯,可以省下不少錢用來投資,大大釋放了經濟壓力。
與其說埋怨窮困,不如花點時間和精力,做點投資。在自由市場之下,你的付出會有實實在在的回報。對手中資金不寬裕者而言,想理財,一要選對投資品,二要方法正確。理財的重點在於盡量減少現金持有量,提高資金管理能力,使利用率達到最大。
1.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構建合適的投資組合,同時控製好風險與收益的配比關係。如追求穩定收益,可投資貨幣市場基金,其具有流動性良好、低風險、收益平穩等特點,且進入門檻相對較低。
2.合理選擇銀行儲蓄品種,優化資金使用。目前不少銀行都推出小額理財產品,如某股份製銀行的“錢生錢”,就是一種為主卡持卡人提供一卡多戶,活期、整存整取多種優化組合的理財服務。其可按客戶選定的存款組合方案,自動將存入資金由活期轉為定期存款,免除在兩者間反複選擇及操作的不便,最大化提高存款收益率,實現輕鬆理財。
3.有條件的話,可通過不動產獲得“被動”收入,如房租收入等。
4.適當嚐試一些新的投資品種,如“紙黃金”。2005年不少黃金投資者的年收益率都達到了20%左右。而“紙黃金”進入門檻相對較低,隻需1000元就能開戶交易,不失為一種良好的理財選擇。但需注意,這類投資專業性要求較高,投資者需具備一定的投資知識,方可操作。
5.選擇信用卡作為支付手段,也能“積少成多”。通常信用卡都有最長56天的免息還款期,合理用卡也可賺取不少利息。
6.為自己購買保險。工薪族負擔重,壓力大,沒有任何保障,風險防範能力低。因此,在理財時更需要考慮購買保險,轉移風險,從而達到擺脫困境的目的。投保建議選擇純保障或偏保障型產品,以“健康醫療類”保險為主,以意外險為輔助。如果實在不打算買保險,建議也要買份意外險。
7.慎重選擇投資產品。工薪家庭承受風險的能力非常小,以保本為主低收入家庭可將剩餘部分資金分成若幹份,進行必要的投資理財。應選擇風險小、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如儲蓄、貨幣市場基金、國債等。
月收入5000元的理財計劃
20幾歲的人每月薪金5000元,已經是比較高的收入了,這種人可以稱得上高級白領。雖然收入相當不錯,但由於各種原因開支也會相應增加。這類人事業正處於上升期,風險承受能力適中。在經濟發展的今天,為了讓財產保值增值,維持和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必須妥善規劃自己的財富,維護財產安全,讓財富保值增值。
陳小姐在某外企工作,每月工資加獎金能拿5000元。她如今還是單身,對逛街購物很感興趣,但她花錢還算節約,每月除了日常開銷和適度購物外,錢基本上都在銀行以活期方式緩慢生“息”。由於近來考慮買房,她特別關心通過什麼方式能讓銀行的活期存款快速“錢生錢”。
很多單身白領和新婚夫婦,都沒有什麼理財規劃,一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家庭負擔,二是因為他們有知識和能力提前消費,所以認為理不理財不算什麼。但是把錢單純放在銀行生息的做法,已經很過時了。每天辛苦上班,如果不懂得理財,隻會讓自己辛苦積攢的錢貶值。如果掌握了合理的理財方法,無論你在上班、或在購物、或在旅遊時,你的理財產品都在為你賺錢。這就是理財“靠錢賺錢”的魅力所在。
1.第一張卡用於日常必需開支
現在銀行卡的使用非常廣泛,不少人口袋裏有多家銀行的各類卡,這實際上沒有什麼必要。因為一般卡都是要收年費的。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三張銀行卡就足夠用了。一張用來按月計劃存上水、電、氣、暖等生活消費費用,再存上固定電話、手機的消費款項以及購買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的花費。如果是租房一族,再存上房租;是房貸族,可以把交房貸的錢在月初先劃到這張卡上。整體來講,這就是張“生活必需品卡”。按陳小姐單身租房為例,每個月在這張卡上存1200元到1500元即可。因為她的房租是500元,個人生活消費也用不完剩餘的錢,但是要考慮到充電、個人愛好等,如買書、買CD的花費。
2.用於購物的卡裏存定額
第二張卡可以叫做“購物卡”,即能夠直接刷卡消費的。這張卡上每月存800~1000元,用於添置衣物、用品等。但一定要理性消費,如果不能控製購買欲,尤其是難擋商家促銷誘惑時,盡量少帶卡出門,忘性大有時不是壞事。
第三張卡就要用來錢生錢了。但除了生利息外,所有的投資都要承擔風險,因此,在個人沒有太好的理財經驗的時候,每個月拿出用於生錢的款項,最好不超過1000元。
3.開理財賬戶坐等分紅
剛開始可以嚐試定期定額買基金,比如低風險的貨幣基金,雖然收益比一年定期存款的稅後收益略低,但其贖回到賬快,可以與活期儲蓄媲美。目前工行、建行、招行等銀行都開展定期定額買基金的業務,直接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就能辦理。
另外,一些銀行還推出了適合懶人的理財產品,你隻要到銀行開一個理財賬戶,隨時都可以往裏麵存錢,當賬戶金額達到一定數額時,銀行會定期劃轉用於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每月月末分紅一次,客戶隻需坐等增值。據了解,這種理財產品的投資本金每月月末隨分紅一起回來,如果急用,可以在月末提取,月初時又會自動劃轉餘額資金,這個過程無需客戶再另外簽署協議。
4.存月收入1/3用多單整存
理財除了讓錢增值,還有一點就是強製存款,還以陳小姐為例,除去上麵三張卡裏的錢外,她每月應該能存下1500元,這是必須存的那一部分。在2007年10月29日加息前,她比較喜歡零存整取,然而,與多單整存的方式相比,前者收益偏低。
首先,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利率由1.98%上調到了2.25%,而一年期零存整取的年利率沒有調整,仍為1.71%,多單整存比零存整取的利息收益高。其次,如果提前支取,零存整取通常必須一次性支取,且隻能按活期計息,而多單整存支取更靈活,客戶可以從所擁有的存單中選擇到期的存單,利息損失比一次性支取零存整取小得多。最後,零存整取每月存入的額度是固定的,不能中途更改。而多單整存則對時間、金額均無限製。
5.給自己充電,以促進事業發展
為了在事業上能取得更大的發展,提高收入,陳小姐也可以考慮自己進一步學習和深造的計劃。這一點,對於白領來說尤其重要。畢竟,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賺出來的。
月收入萬元的理財計劃
月收入萬元對於一名年輕人來講,已經是高檔次的了,屬於實實在在的金領階層了。這一類人群以20幾歲居多,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一般來說收入有比較快速的增長,到後期可能趨於穩定,會持續一段的緩慢增長時期。同時,由於多年的工作積累,銀行裏一定會有不少的存款,也有更強的實力進行風險投資。
但同時在這個階段,會有結婚、購房購車、贍養父母、生育後代等壓力的存在,相應需要為此進行資金準備。一般這個階段對理財來說,重點是在日常預算、債務管理等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