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3 / 3)

現在發行的國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憑證式國債,一種是記賬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在發行方式、流通轉讓及還本付息方麵有不少不同之處,購買國債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哪種國債。

憑證式國債從購買之日起計息,可以記名,可以掛失,但不能流通。投資者購買後,如果需要變現,可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除取回本金之外,期限超過半年的還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付利息。由此可見,憑證式國債能為購買者帶來固定的穩定收益,但購買者需要弄清楚,如果記賬式國債想要提前支取,在發行期內是不計息的,半年內支取則按同期活期利率計算利息。值得注意的是,國債提前支取還要收取本金1‰的手續費。這樣一來,如果投資者在發行期內提前支取不但得不到利息,還要付出1‰的手續費。在半年內提前支取,其利息也少於儲蓄存款提前支取。此外,儲蓄提前支取不需要手續費,而國債需要支付手續費。

因此,對於自己的資金使用時間不確定者最好不要買憑證式國債,以免因提前支取而損失了錢財。但相對來說,憑證式國債收益還是穩定的,在超出半年後提前支取,其利率高於提前支取的活期利率,無需支付利息所得稅,到期利息高於同期存款所得利息。所以,憑證式國債更適合資金長期不用者,特別適合把這部分錢存下來進行養老的老年投資者。

記賬式國債是財政部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的,以電腦記賬方式記錄債權並且可以上市交易。記賬式國債可以自由買賣,其流通轉讓較憑證式國債更安全、更方便。相對於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更適合3年以內的投資,其收益與流動性都好於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的淨值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其淨值變化的時段主要集中在發行期結束開始上市交易時,在這個時段,投資者所購買的記賬式國債將有可能獲得溢價收益,也可能遭受損失。隻要投資者避開這個時段去購買記賬式國債,就能規避國債淨值波動帶來的風險。

記賬式國債上市交易一段時間後,其淨值便會相對穩定,隨著記賬式國債淨值變化穩定下來,投資國債持有期滿的收益率也將相對穩定,但這個收益率是由記賬式國債的市場需求所決定的。對於那些打算持有到期的投資者而言,隻要避開國債淨值多變的時段購買,任何一隻記賬式國債將獲得的收益率都相差不大。

另外,個人宜買短期記賬式國債,如果時間較長的話,一旦市場有變化,下跌的風險很大,記賬式國債投資者一定要多加注意。

債券投資的風險及防範

證券的投資風險是指投資者在預定的投資期限內其投入的本金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債券投資風險因素

對於債券來說,突出的風險有兩類,其一是市場風險,它是指由於市場價格的變化造成的損失;其二是違約風險,它是指發債公司不能按時履行付息還本的義務。

1.市場風險。又可細分為:

(1)利率風險

債券是典型的利息商品。投資者投資於債券主要是期望獲得比市場利率更高的收益,而當銀行利率發生變化時,債券的價格也就必然向其相反方向變化,從而可能造成價差損失。

市場利率上調造成的損失具有相對性。如果債券持有人堅持到期滿才兌換債券,則它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其收益隻不過和現行的市場收益水平有一定差距而已。影響銀行利率的因素主要是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整及整個社會的平均投資收益水平。

物價因素。一般也稱為通貨膨脹風險。當物價上漲時,貨幣的購買力就下降,從而引起債券投資收益的貶值。如我國某銀行機構在1991年曾發行了期限為3年、年利率為10%的金融債券,由於1994年的通貨膨脹率高達24%,該債券在到期兌換時的實際購買力和3年前相比就大打折扣。當然若購買的是保值債券,則就不受到物價因素的影響。

(2)公司的經營風險

在持券期內,若發債企業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和債務狀況等原因造成企業的聲譽和資信程度下降也會影響二級市場債券的價格,從而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3)時間風險

債券期限的長短對風險是不起作用的,但由於期限較長,市場不可預測的時間就多,而愈臨近兌換期,持券人心理感覺就越踏實。所以在市場上,對於利率水平相近的債券,期限長的其價格也就要低一些。

(4)流動風險

指投資者將債券變現的可能性。市場上的債券種類繁多,所以也就有冷熱債券之分。對於一些熱銷債券,其成交量周轉率都會很大。相反一些冷門債券,有可能很長時間都無人問津,根本無法成交,實際上是有行無市,流動性極差。變現能力較差。如果持券人非要變現,就隻有大幅度折價,從而造成損失。

2.違約風險。

是指發債公司不能完全按期履行付息還本的義務,它與發債企業的經營狀況和信譽有關。當企業經營虧損時,它便難以支付債券利息;而當償債年份企業盈利不足或資金周轉困難時,企業就難以按期還本。需要說明的是。企業違約與破產不同,發生違約時,債權人與債務人可以達成延期支付本息的協議,持券人的收益可以在未來協議期內獲得。而企業破產時則要對發債公司進行清理,按照法律程序償還持券人的債務,持券人將遭受部分甚至全部損失。

債券投資風險的防範

債券投資的最大特點就是收益穩定、安全係數較高、又具有較強的流動性。穩健的投資者們往往放棄股票投資的高收益,摒棄銀行儲蓄的低利息,所圖之處就在於此。因此,繼收益性之後,安全性便成為債券投資者普遍關注的最重要問題。

對於20幾歲投資者來說,正確選擇債券、掌握好買賣時機將是風險防範的主要步驟。

1.選擇多品種分散投資

這是降低債券投資風險的最簡單辦法。不同企業發行的不同債券,其風險性與收益性也各有差異,如果將全部資金都投在某一種債券上,萬一該企業出現問題,投資就會遭受損失。因此有選擇性地或隨機購買不同企業的各種不同名稱的債券,可以使風險與收益多次排列組合,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或分散風險。這種防範措施對中小戶特別是散戶投資者尤為重要。

采用這種投資策略必須注意一些問題:

(1)不要購買過分冷門、流動性太差且難於出手的債券,以防資金的套牢。

(2)不去盲目跟風,抱定不賺不賣的信心,最終才有好收益。

(3)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必須嚴密注視非經濟性特殊因素的變化,如政治形勢、軍事動態、人們心理狀態等,以防整個債券行市下跌,造成全線虧損。

債券期限多樣化。債券的期限本身就孕育著風險,期限越長,風險越大。而收益也相對較高,反之債券期限短,風險小,收益也少。如果把全部投資都投在期限長的債券上,一旦發生風險,就會猝不及防,其損失就難以避免。因此,在購買債券時,有必要多選擇一些期限不同的債券,以防不測。

2.注意做順勢投資

對於小額投資者來說,談不上操縱市場,隻能跟隨市場價格走勢做買賣交易,即當價格上漲人們紛紛購買時買入;當價格下跌時人們紛紛拋出時拋出,這樣可以獲得大多數人所能夠獲得的平均市場收益。這種防範措施雖然簡單,也能收到一定效益,但卻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首先必須掌握跟隨時間原則,這就是通常說的“趕前不趕後”。如果預計價格不會再漲了,而且有可能回落,那麼盡管此時人們還在紛紛購買,也不要順勢投資,否則價格一旦回頭,必將遭受眾人一樣的損失。

3.以不變應萬變

在債券市場價格走勢不明顯、此起彼落時,價格走勢不明顯時,投資者無法做順勢投資選擇,最好的做法便是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選擇一些漲幅較小和還沒調整價位的債券買進並耐心持有,等待其價格上揚,是比較明智的做法。當然這要求投資者必須具備很深的修養和良好的投資知識與技巧。

4.必須注意不健康的投資心理

要防範風險還必須注意一些不健康的投資心理,如盲目跟風往往容易上當,貪多,往往容易錯過有利的買賣時機;賭博心理,孤注一擲的結果往往會導致血本無歸;嫌貴貪低,過分貪圖便宜,容易持有一堆蝕本貨,最終不得不拋棄而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