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隨著滑竿一上一下的韻律思考著,轉眼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台,陪同的人讓轎夫停下來休息。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他看到轎夫們坐成行,拿出煙鬥,又說又笑,講著很開心的事情,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也絲毫沒有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悲苦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趣味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很好奇地問羅素一些外國的事情。他們在交談中不時發出高興的笑聲。
後來,羅素在他的《中國人的性格》一文中講到了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了一個著名的人生觀點: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幸福就是如此,坐轎子的人是幸福的,抬轎子的人也未必不幸福,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喜歡烈火般的刺激,有人喜歡清水般的寧靜,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便是真正的幸福。
了解我們的內心,學會和它對話,看清楚自己的幸福的根源在那裏,讓我們循著幸福的軌跡去尋找。追求的過程誰又說不是一種幸福呢?當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越來越平和的心態,越來越柔軟的身姿,不再用咄咄逼人來武裝自己,隻是雲淡風輕地從容應對一切之時,我們其實就悟得了幸福的真諦。
從雜誌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國王總覺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處去找一個感覺幸福的人,然後將他的外套帶回來。
尋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問:“你幸福嗎?”回答總是說:不幸福,我沒有錢;不幸福,我沒親人;不幸福,我得不到愛情……就在他們不再抱任何希望時,從一個陽光照耀著的山崗上傳來悠揚的歌聲,歌聲中充滿了快樂。他們隨著歌聲找到了那個“幸福人”,隻見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陽下。
“你感到幸福嗎?”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願望都能實現?你從不為明天發愁嗎?”
“是的。你看,陽光溫暖極了,風兒和煦極了,我肚子又不餓,口又不渴,天是這麼藍,地是這麼闊,我躺在這裏,除了你們,沒有人來打攪我,我有什麼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個幸福的人。請將你的外套送給我們的國王,國王會重賞你的。”
“外套是什麼東西?我從來沒有見過。”……
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每個人對幸福的詮釋都不同,正如“萬花筒”般多姿多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幸福真的隻是一種內心感受,是一種自我感覺,關鍵是如何用一個良好的心態來把握這種感受和感覺。幸福與否,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你看清幸福的“萬花筒”了嗎?它是如此變化多端地向你展示人生的種種美妙,又是如此容易稍縱即逝,所以,準備好你陽光般的心態,為自己選擇一個叫“幸福”的座右銘,簡單對待身邊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幸福便會如源源不斷的清泉澆灌你的心田。
品味幸福對於幸福,不同環境裏的人感受都會不一樣,但有一點我想是共同的,那就是心靈快樂才會產生幸福。所以,多聽聽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發出來的聲音,隻要心是滿滿的,生活隨處俯拾皆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