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紫紫是一麵鏡子,折射出公眾的低俗、功利。有專家評價,蘇紫紫的人體攝影作品沒有停留在膚淺的視覺刺激,鏡頭之下有著作者的人生曆練、思考後的感悟以及濃濃的情感,作品雖然談不上多麼完美或高明,但是已然顯露出她的特立獨行。蘇紫紫在成為裸模之前,在成為話題人物之先,她就是一個愛思考的女孩,可是如果有同樣的觀點表達,蘇紫紫不脫或是即便脫了並沒有媒體的爆炒,還會有人去關注嗎?還有人會認同並支持她的觀點?其實,脫,或者不脫,思想都在那裏,而世俗的眼光總喜歡在裸模身上逗留。人當然有低俗的權利,但是作為公共平台的媒體,應該傾力放大弱者的聲音,遠播智者的聲音,不該一味刺激眼球而忽視對人的心靈的關照。裸體與藝術、裸體與色情,這樣的爭論自劉海粟時代就有過,並無新意,可是正如一位朋友質疑的,如果不“裸”,誰會知道蘇紫紫,知道這個女生對藝術的夢想和執著?我寧願相信,蘇紫紫不是為了獲得關注才去做裸模,她說了,不一定脫才是藝術,但赤裸地觀察周圍的世界是人的本能,人體本就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式,她把它看做表達思想的媒介。但是,公眾那麼功利、媒體那麼喧囂,難免不會激發新的蘇紫紫浮出水麵,她們就是為了引人關注“脫褲而出”。
有記者追問蘇紫紫為什麼要裸體接受記者的采訪?蘇紫紫說,“我就像一麵鏡子,你在我這裏照出什麼樣的自己?”她不止一次說:我能坦然地麵對你,那麼你能坦然地麵對我嗎?我注意到,蘇紫紫在抵達南京的當日淩晨,更新了她的博客,是一首詩,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在這平靜的絕望中/ 時間的脈搏微弱……/其實/我始終隻是和你麵對麵的坐著/不管衣冠楚楚還是全身赤裸/而你/在我的眼中看到了什麼?/究竟/是你還是我?
究竟是你還是我?確實值得反思。也許在我看到的那個節目現場,不需要纖維包裹身體的蘇紫紫,選擇了用語言去包裹她的內心,刻意擺出了不屑一顧的姿態,希望人家看到她的強大而不是脆弱,所以,我眼裏的“第三個蘇紫紫”還未必是真實的蘇紫紫,也因此我們不能急於貼標簽、下結論,更應該寬容地、坦然地、不帶偏見地看著這個少女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