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一家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營業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10年每年的營業增長率為10%~20%,令董事部雀躍萬分。不過,隨後的幾年裏,業績卻停滯下來,每個月維持同樣的數字。
董事部對業績表現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以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經理站起來,對董事部說:“我手中有張紙,紙裏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元!”
總裁聽了很生氣地說:“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紅、獎金。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你還要另外要求5萬元,是不是太過分了?”
“總裁先生,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分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經理解釋說。
“好!”總裁接過那張紙後,看完,馬上簽了一張5萬元的支票給那位年輕經理。
那張紙上隻寫了一句話:將現有的牙膏管口的直徑擴大1毫米。
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
試想,每天早上,每個消費者擠出比原來粗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呢?
這個決定,使該公司隨後一年的營業額增加了30%。
在試圖增加產品銷量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總是在大力開發市場、籠絡更多的顧客方麵做文章,如果你轉換一下腦筋,增加老顧客的消費量,也能夠達到同樣的目的。
在我們的世界上,有創造力的人,到處都有出路,到處都需要他。但模仿者、追隨者、因循守舊者,絕少有開辟新路的希望,也不會受到人們的歡迎。世界上更多需要的是一批具有創造力的人,因為他們能脫離舊的軌道,打開新的局麵。
標新立異的人,向著灑滿陽光的大道走去。他們不會去做已有很多人在努力做的某項工作,也不會用別人所用過的方法,他們隻是做著他們自己的事。目前世界上的種種進步都是不斷打開新局麵、開辟新道路的結果,都是摒棄一切陳腐的學說、落伍的思想、愚昧的迷信而努力更新觀念、不斷創新的結果。
橫山法則——自我管理,自我激勵
最有效並持續不斷的控製不是強製,而是觸發個人內在的自發控製。由此說來,高效的管理是觸發被管理者自發管理。
在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常常過多地強調了“約束”和“壓製”,事實上這樣的管理往往適得其反。如果人的積極性未能充分調動起來,規矩越多,管理成本越高。聰明的企業家懂得在“尊重”和“激勵”上下工夫,了解員工的需要,然後滿足他。隻有這樣,才能激起員工對企業和自己工作的認同,激發起他們的自發控製,從而變消極為積極。真正的管理,就是沒有管理。以上的認知和日本社會學家橫山寧夫的理論是一致的。橫山寧夫在他的著述中提出“最有效並持續不斷的控製不是強製,而是觸發個人內在的自發控製”這一觀點,當時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讚同。後來,許多企業家根據橫山寧夫的理論總結出了“橫山法則”,作為激發員工主動性的一大武器。
橫山法則向我們揭示了企業和個人在工作中提高效率的一個秘密。從管理的角度上講,激發員工的自發控製意識和自動管理能力,是企業贏得高效的保障。但從個人的角度而言,工作中我們要多一點自覺性,積極進取,自動自發,這樣才能在職場中有所成就。
“我欣賞的是那些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人,他們不管老板是不是在辦公室,都是一如既往地勤奮工作,從而永遠都不可能被解雇,也永遠都沒有必要為了加工資而罷工。”這是《致加西亞的信》中作者哈伯德強調的觀點,在中國社會,對你我而言,同樣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