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優秀員工不可不知的職場效率法則 (4)(1 / 3)

因為,一種產品的銷量愈是接近鼎盛期,也就愈接近衰退期。所以,不管企業取得多大成績,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要時時刻刻與國內、國外同行中的先進企業比。隻要世界上有一個企業排在你的前麵,你就是落後的,就必須毫不鬆懈地追趕對方。這種危機感督促該公司班子全體成員在班子建設、人才培養、新產品開發等方麵做了許多超前性工作。

市場給予小天鵝的回報是等價的。小天鵝全自動洗衣機不但連連保持了全國銷量第一,而且企業與5年前相比,產量和銷量雙雙增加了10倍,效益增加了130倍。

企業經營者和所有員工麵對著市場和競爭,都要充滿危機感,不要陶醉在一度的“卓越”裏。今天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明天的成功,企業最好的時候往往是沒落的開始。

路徑依賴——培養一生好習慣

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不能輕易走出去,要讓人生走向美好,就應培養一生好習慣。

道格拉斯·諾思是第一個使“路徑依賴”理論聲名遠播的人,由於用“路徑依賴”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製度的演進,道格拉斯·諾思於1993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認為,事物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這是因為經濟生活與物理世界一樣,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的機製。這種機製導致的結果是:人們一旦選擇某一路徑,就會在以後的發展中不斷地自我強化。

“路徑依賴”理論被總結出來之後,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人們的選擇都會受到路徑依賴的影響,人們過去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可能的選擇,現在的選擇決定了將來可能的選擇。

路徑依賴用到生活當中,使人不由得想到習慣對於每個人的約束力。習慣透過一再的重複,由細線變成粗線,再變成繩索;再經過強化重複的動作,繩索又變成鏈子;最後,定型成了不可遷移的習慣與個性。

人類時時刻刻都在無意識中培養習慣,這是人的天性。因此,我們仔細想一想,我們平時正在培養哪種習慣?因為我們都受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都要臣服於習慣之下,最終,習慣可能為我們效力,也可能變成懶散的習慣、看連續劇的習慣、喝酒的習慣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習慣,而這些習慣有時要束縛、控製我們大量的時間,扯住我們的後腿,使我們成為“朽木不可雕也”!

諸如一些無聊的習慣占用的時間越多,留給我們自己可利用的時間就越少。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些習慣了的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病毒,慢慢吞噬著我們的精力與生命。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忙不過來”、“哪裏有時間”,就是這些習慣造成的惡果。還有些人,已被習慣束縛,成為習慣的奴隸,碰到任何事情,都想把它們嵌進習慣的框框中,這樣怎麼能夠有出奇製勝的新思路產生呢?怎麼能夠產生獨特的想法呢?這時的習慣就像寄生在我們大腦裏的腫瘤,阻止我們思考與創新。

如果任何事都具有習慣性,漸漸地,就會失去探索和尋求更好方法的欲望,這時習慣就成了惰性的別名,更別提會產生什麼高效的行動。

所以,習慣有時是很可怕的東西。習慣對人類的影響遠遠超過大多數人的理解。人類行為有95%是通過習慣作出的。

習慣有“習慣自然成”那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正如一位哲人所說:“首先,我們培養習慣;後來,習慣塑造我們。”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認為,是四種良好的習慣——守時、精確、堅定和迅捷造就了他成功的人生。

沒有守時的習慣,你就會浪費時間、空耗生命;沒有精確的習慣,你就會損害自己的信譽;沒有堅定的習慣,你就無法把事情堅持到成功的那一天;而沒有迅捷的習慣,原本可以幫助你贏得成功的良機,就會與你擦肩而過,而且可能永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