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形象儀表禮儀(1)(2 / 3)

目光是富有表現力的一種“體態語”,適當地運用能給交往帶來好的作用,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誤解。諸如斜視、漠視、瞥視的眼神少用為好。不同國家地區的民族習俗不同,他們的眼神運用也各有特點,如阿拉伯人認為,對談話人凝眸而視是禮貌的,與人對話而目光旁落是侮辱人的行為。而在非洲的尼日利亞,久久直視對方意味著對其不尊重。瑞典人交談時,則喜歡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與人交談過程中,注視對方的時間長短很重要。一般地,若對對方表示友好,則注視對方的時間應占全部相處時間的1/3左右;若對對方注視的時間占全部相處時間的2/3左右,是對對方表示關注之意;若注視對方的時間不到相處全部時間的1/3,往往意味著對其瞧不起,或沒有興趣;若注視對方的時間超過了全部相處時間的2/3以上,則不是表示對對方本人發生了興趣,就是表示對對方的敵意,或是為了尋釁滋事。

眼神能很好地表達出對他人的尊重與否。一般地,仰視表示尊重、敬畏之意,適用於麵對尊長;俯視通常用於身居高處之時,既可表示對晚輩的寬容、憐愛,也可表示對他人的輕慢、歧視;而平視適用於在普通場合與身份、地位平等之人進行交往。因此,與人交往時盡量不要站在高處自上而下地俯視於人;麵對長輩、上司和貴賓時,站立或就座應選擇較低之處,自下而上地仰視對方,往往會贏得對方的好感。當對方緘默不語時,就不要看著對方,以免加劇因無話題本來就顯得冷漠、不安的尷尬局麵。當對方說了錯話或顯得拘謹時,不要馬上轉移自己的視線;否則,他會誤認為是對他的諷刺和嘲笑。和朋友接觸或被介紹認識的過程中,可以以凝視對方稍久些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自信,也能給對方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和別人碰麵時,可以以把眼光移開的方式解決自己不自在的感覺,這麼做可以減輕你所感受到的壓力,不過,也表示順服,或承認自己地位較低。

當對方贈給你名片時,接過後一定要當著對方的麵,認真看一會兒,這樣做,對方會認為你是很尊重他的。

在交談過程中,應注視對方的眼睛或麵部,以示尊重。但當雙方緘默無語時,就不要再看著對方;否則,將使對方更顯尷尬。當別人說了錯話或做了很不自然的動作時,盯著他的臉,或看一眼後馬上轉移視線,都會使人產生你在用眼光諷刺嘲笑他的感覺。

五官中,嘴的表現力僅次於眼睛。笑,主要是由嘴部來完成的。嘴部是一個人全部表情中比較顯露的突出的部位,它是生動、多變的感情表達語。

笑,是眼、眉、嘴和顏麵的動作集合,它能夠有效地表達人的內心感情。在人的各種笑顏中,微笑是最常見、用途最廣、損失最小而效益最大的。

微笑的基本方法是:不發聲、不露齒,肌肉放鬆,嘴角兩端向上略微提起,麵含笑意,親切自然,使人如沐春風。微笑是發自內心的自然坦誠的感情流露,切不可故作笑顏假意奉承。

作為一種特殊的“情緒語言”,微笑要求做到四個結合。

(1)口和眼的結合。在微笑中,眼睛的表情是十分重要的,眼睛有傳神送情的特殊功能,又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口到、眼到、神色到,笑眼傳情,微笑才能扣人心弦。

(2)笑和神、情、氣質的結合。“神”,就是笑得有情入神,笑出自己的神情、神色、神態,做到情緒飽滿,神采奕奕。“情”,就是要笑出感情,笑得親切、甜美,反映美好的心靈。“氣質”,就是要體現出謙虛、穩重、大方和得體的良好氣質。

(3)笑和語言的結合。語言和微笑都是傳播信息的重要符號,隻有做到二者的有機結合,聲情並茂,相得益彰,微笑才能發揮出它的特殊功能。

(4)笑和儀表、舉止的結合。端莊的儀表、適度的舉止,是每個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以姿助笑,以笑促姿,就能形成完整、統一、和諧的美。

手姿、站姿與坐姿

儀態是指人在行為中的姿勢和風度。姿勢是指身體所呈現的樣子;風度則是屬於內在氣質的外化。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站立的姿勢、走路的步態、說話的聲音、對人的態度、麵部表情等都能反映出一個人儀態美不美。而這種美又恰恰是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知識能力、修養等方麵的真實外露。對於儀態行為禮儀,要求做到自然、文明、穩重、美觀、大方、優雅、敬人的原則。

手姿,又叫手勢。由於手是人體最靈活的一個部分,所以手姿是體語中最豐富、最具有表現力的傳播媒介,做得得體適度,會在交際中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適當地運用手勢,可以增強感情的表達。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曾說:“一切心理活動都伴有指手畫腳等動作。手勢恰如人體的一種語言,這種語言甚至連野蠻人都能理解。”作為儀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勢應該正確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