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槍法(2 / 3)

太極大槍以四黏槍為主要槍法。四黏槍須二人對練,一般稱為黏杆。四黏槍是前進後退各四槍,即甲進步刺胸,乙則退步右[扌履]化,甲再進步刺腿,乙則退步左下[扌履]化,甲再進步刺肩,乙再退步右[扌履]化,甲再進步刺喉,乙則退步右[扌履]化,然後再轉為乙攻甲守,周而複始,循環不斷,你進我退,你攻我守,三槍相黏,永不脫離,如膠似漆,如影隨形,沾黏綿隨,不丟不頂,如太極拳之推手,以養大腦虛靈之感應,求其聽勁而懂動之功夫。

太極大槍又以四離槍為重要槍法,離槍者,兩槍不需*接也。此槍法亦須二人對練,四離槍是甲攻“怪蟒鑽心”刺胸,乙退後左格,甲再攻“仙鶴擺頭”刺膀肩,乙則退後右格,甲再攻“鷂子捕雀”刺腳背,乙再退後下格,甲再攻“飛燕投巢”刺麵部,乙再退後左格,甲乙二人你攻我守,我守你攻,亦須周而複始,循環不斷。四離搶看如太極舉之大[扌履]和散手練習,練時雖徐徐緩慢,用時則虛實變幻迅急無比,所謂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我槍之出,遇敵槍來格,我即可以“仙鶴擺頭”之式將前槍變為虛著,使敵槍格空,我順勢換招進刺,使敵防不勝防,冷快絕倫,動人心魄。劈槍之用,常乘敵搶之來,我順勢向下采劈其前手或槍杆,運丹田內勁,可使敵槍脫手而前手受傷。

崩槍之用,常在我槍恰在敵槍之下時,乘敵槍之來,猛然向後坐身,以槍杆向上崩其腕部,常可使敵撒槍後跌。 點槍之用,常在崩槍之後,敵如後退,乘勢以槍尖向下點擊其頭部。 扔槍之用,分為外扔和前摔二種槍法。外扔多用於向右下撈掛開刺我腿部之槍後,乘其抽槍上起之勢,運丹田內勁向左上扔之,得機得勢可使敵槍脫手飛出。

前摔槍多用於向左下撥掛開刺我腿部之槍後,乘其退勢向右前上步摔之,得機得勢可使敵連人帶搶跌出。

纏槍者,以槍纏繞對方之槍杆不使看變化之機也;亦可以纏槍之“圈”晃擾敵之眼神,我便可乘勢而取之。

圈法是槍法根本,《手臂錄》所謂:“槍法之用,要工於一圈,槍法總用則為一圈”。所謂圈者,即指槍頭在運用中常作圓弧繞動。大極槍中的開合法,即所謂攔拿法,就含有圈法。開法即是攔槍法,是搶頭向左繞半圓。合法即是拿槍法,是搶頭向右繞半圓。纏搶則是繞整圓,所謂善用圈”以行著諸巧法,而後槍道大備。”纏槍以及攔拿槍法,所運之圈皆不宜大,以免防守空疏,出槍遲緩。

太極大槍不以花招取悅於人,而以樸實無華、氣魄雄偉見其真功。搶槍皆非虛設,來去都有實用,槍法雖總名十三,而其中變化之妙又何止千百。學者隻要能本以上技法要點,默識揣摩,認真領悟,精益求精。自然能槍法精進,學有所成。

看著玉玲瓏手拿著一根長達三米五的筆直白蠟杆,輕盈舞動間盡顯瀟灑飄逸,卻又殺機內斂,一出、一入、一轉、一抖,舉重若輕,諸葛均和周公瑾全都看直了眼,他們兩個都知道玉玲瓏的功夫厲害,卻沒有想到被她說成是隻是“知道”、“了解”、“不精通”、“沒練過”的太極大槍,竟然被她用得如此的嫻熟。

這樣還叫不會用槍麼?!

這丫頭不是對趙子龍的槍法感興趣,而是對這個小白臉兒充滿好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