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幽默技巧(6)(1 / 2)

這回輪到青年男子大聲叫起來:“什麼?要100美元?”

年輕姑娘在大庭廣眾之下捉弄青年男子,這玩笑開得未免太損,青年男子被眾人視為嫖客,這麵子丟得實在太大。好在青年男子終於抓住一個機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眾人以為這年輕姑娘不過是一個妓女,使她也出了一次醜。

在火車站候車室裏,一個中年男人見身邊坐著一位美麗少婦,很想和她搭話。她見少婦穿一雙肉色絲襪,便嬉笑著問道:“請問你這雙絲襪是從哪兒買的?我想給我妻子也買一雙。”

少婦看了他一眼,說:“我勸你最好別去買,穿著這襪子,不三不四的男人會找借口跟你妻子搭腔。”

這話回答太妙了。用幽默的語言,轉個彎來斥責他,使他啞口無言,無以應答,又無從找機會再問下去或發起火來。

俄國大詩人普希金年輕時,有一次在彼得堡參加一個公爵的家庭舞會。他邀請一位小姐跳舞,這位小姐傲慢地說:“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普希金靈機一動,微笑著說:“對不起,小姐,我不知道你正懷著孩子。”說完,他很禮貌地鞠了一躬,而那位漂亮的小姐卻無言以對,臉上緋紅。

這也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反彈琵琶法

幽默需要創意。缺少新意的幽默,就如同陳詞濫調,不可能長久引起人們的興趣。

由於幽默的這個特性,它就格外地需要喜歡幽默的人多發掘自己的創造力,標新立異、出奇製勝。

反彈琵琶,正是一種創新的方法,它不僅能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有時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以下我們將對這種方法進行探討。

1.反向立意

事物總是具有兩麵,而我們平時往往隻注意一麵,且見得多了,也就不以為奇,總以為看到了一麵也就看到了全部,而一旦掀開另一麵,常使我們有新奇的感覺。在這種新奇與陳舊的反差中,我們可以享受到幽默。

反向立意正是掀開事物另一麵的方法。為加深諸位的印象,我們這裏以美國人戴維斯的一篇小品為證,它所談論的對象,是人們視作極其平常、庸碌和愚笨的存在物——豬。不過,他卻在誇豬。僅此立意,就有幾分幽默味了。

看來,沒有人喜歡豬。多少年來,它一直在遭受誹謗、非議和嗬斥。人們至多不過這樣讚揚它一句:“豬是打穀場上最機靈和好動的動物。”

其實,豬對人是相當逆來順受、慷慨大方的。它簡直是隻會走的食品庫。羊牛吃進去的東西,隻有區區1/8變成肉排、火腿等侍奉人類之物,而豬卻將吃進去的1/3奉獻給人。悲劇在於,用句古老的格言來說,豬如同詩人一樣,直到死後才被人們欣賞。

每年春天,豬都沒忘記增加幾個或十幾個後代,使家庭興旺發達,也使人更貪得無厭。醃過或熏過的豬肉製品,被人們帶到豬無法到達的任何地方。鹹豬肉是每個探險家必備的食品,其保存時間比牛排長好幾個月。美國獨立戰爭中,鹹豬肉在南澤西被裝上船,夜渡費城的英軍巡邏線,幫助了在弗奇穀餓得半死的美國軍隊。

豬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主義者。不論殘羹還是佳肴,它都一視同仁,當做美味。其實,凡是人類喜歡的食物,它都喜歡,此外它還接納許多人類不屑一顧的東西,像水浮萍什麼的。

對於豬的智商,人們頗為懷疑,但不知人們是否知道,拿著一隻空食物桶可以騙走一匹馬,但卻騙不了豬。亞伯拉罕·林肯總統曾讚賞道:豬除了它親眼目睹的東西以外,什麼都不相信。我想,大概正因為有此不被任何偽裝蒙蔽的天性,使得它在今日的查驗毒品的戰場上,取代所有狗而大顯身手。

說到勇氣,豬勝過任何一位母親。我在明尼蘇達州有個鄰居。

一個月色皎潔的夜裏,他被窗外的嘈雜聲吵醒。他握槍下樓,悄聲來到豬圈旁。豬圈裏,隻見一頭狂怒的大狗熊在與一頭母豬廝殺。母豬身後是一窩幼豬。為保護小豬,母豬憑著牙齒與狗熊拚力搏鬥。母豬的下頜被撕裂了,不住地淌血,但它卻擊退了那頭猛獸。

不錯,豬是懶散、不修邊幅的典型。但這也正能表明,它們喜歡和追求安閑輕鬆、與世無爭的生活,同時,它們也會為生計奔波,在這個過程中,即便弄得渾身汙垢也滿不在乎。它們吃起東西來哄鬧喧叫,那副吃相實欠紳士淑女之風,但其直爽率真卻會使你頗覺滿足和放心。它們之間也不存在虛情假意的謙讓。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它們總是這個樣子。

總之,豬作為人類的恩人、愛國者、世界主義者和美食家——不論從哪個角度,都當之無愧地理應得到人們的敬意。我們這塊地上,如果沒有它,那隻能會更加寂寞、更加饑餓。

好了,看到此處,無須我們多加評點,各位讀者當能領悟反向立意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