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中,要想不虛此行,有所建樹,在走上社會之時,首要一條就是得有一種銳氣,敢於給自己高點定位。人,隻有有胸懷大誌,才會強烈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隻有有眼界、有視野,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但要做到高點定位,首先就要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策劃最適合自己的前景,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妄自尊大,不顧事實,盲目給自己定根本不切實際的目標。
了解自己是人生的第一課!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有什麼天賦,知道什麼是自己一生的追求,然後才能準確定位,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行業,你會從中收獲的喜悅、幸福。擁有“做最好的自己”的想法,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你會成功,你會快樂。可以說,決定一個人層次、境界、氣質、地位的高低,全在於你如何定位自己。
定位是成功人生的第一因素
定位,通俗地講就是尋找一個適合的位置。一個人要想不活得稀裏糊塗、渾渾噩噩,就要學會先給自己定好位——能做什麼、想做什麼、怎樣去做。人不能總是走到哪兒算哪兒,懂得定位,就可以學會以理性的態度追求更好的生存狀態,這樣,才能把命運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說定位是成功人生的第一因素。
大千世界,人與人之間差別很小,成就卻有天壤之別:有的人談笑之間功成名就,事業順風順水;有的人則始終在原地打轉,人生的各個方麵都難有突破。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於是否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曾為好萊塢影視明星的施瓦辛格在童年時便夢想進入美國政界有所作為,但這又談何容易啊!簡直可以稱為天方夜譚!但俗話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他綜合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後,對自己的夢想作了一番計劃,要在政界出人頭地,就必須取得美國金融財團和知名政客的支持,這就需要與一位在金融和政治方麵都頗有造詣的家族聯姻;但想要與這樣的家族聯姻,就必須著力推銷自己,讓自己在報紙和新聞界展露頭角;要出名,影視界是捷徑;不過想要在影視界闖出名頭,就要有出類拔萃的演技和吸引觀眾的藝術特色。於是施瓦辛格決定首先辛勤苦練健身操,練就了一身強壯的肌肉和魁梧的身材,然後憑此進入好萊塢。果然,他不負所望,一進入影界,便一炮打響,取得了觀眾的認可,名聲風靡全球,無人不曉。同時,他還在人生的進程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前美國總統肯尼迪的侄女結為夫婦。在退出影界後,施瓦辛格走上了從政的道路,2003年他競選上了美國加州州長。
施瓦辛格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功,首先就是因為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因為隻要有了明確定位,努力才有方向;隻有有了明確定位,人生才有奔頭;隻有有了明確定位,才不會被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迷住了眼而浪費精力。而對將來缺乏定位的人,大多活得渾渾噩噩,即使有所成就,也很小很小。
人生需要定位,而且最好是高點定位,把自己目標設定的高一點,潛力才能迸發的更高,成就也才會更大。周恩來總理從小“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日後果真成為新中國的締造者;王獻之立誌超越父親,勤學苦練終於突破家學,有所創新,在書法史上被尊稱“小聖”。可以說正是因為這些偉人對自己的未來設定得較高,才能取得令人讚歎的成就。
人,隻有有胸懷大誌,敢於給自己高點定位,才會強烈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隻有有眼界、有視野,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想要成功,就要敢於給自己高點定位,隻有誌向遠大,才能有所作為。一個對自己沒有定位的人,沒有遠大抱負的人,在困難麵前隻會停步不前、猶豫不決,丟掉本該屬於他的勝利果實。
高點定位,才能找到好位置
人因位置不同而命運不同,高位的人享受榮華富貴、生活輕鬆,底層的人為了維持家計,就難免風吹日曬、還可能受人欺淩,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當然與人的出生家境有關,但也與我們的後天努力密不可分。富家子有可能家道敗落,貧苦兒也有可能日後飛黃騰達,隻要他敢於把自己的目標設定在人生好位置上,並為之努力。
李斯出生於戰國末期,是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人,少年時家境不太寬裕,年輕時曾經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官。至於他的性格為人,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插敘了一件小事,極能夠形象地說明。據說,在李斯當小官時,有一次到廁所裏方便,看到老鼠偷糞便吃,人和狗一來,老鼠就慌忙逃走了。過了不久,他在國家的糧倉裏又看到了一群老鼠,這些老鼠整日大搖大擺地吃糧食,長得肥肥胖胖,而且安安穩穩,不用擔驚受怕。他兩相比較,十分感慨地說:“人之賢與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說,人有能與無能,就好像老鼠一樣,全靠自己想辦法,有能耐就能做官倉裏的老鼠,無能就隻能做廁所裏的老鼠。
為了不做“廁所裏的老鼠”,為了求得榮華富貴,他辭去了小吏職務,前往齊國,去拜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荀子為師。荀子雖是繼承了孔子的儒學,也打著孔子的旗號講學,但他對儒學進行了較大的改造,較少地宣揚傳統儒學的“仁政”主張,多了些“法治”的思想,這很適合李斯的胃口。李斯十分勤奮,同荀子一起研究“帝王之術”,即怎樣治理國家、怎樣當官的學問,學成之後,他便辭別荀子,到秦國去了。
荀子問他為什麼要到秦國去,李斯回答說:人生在世,貧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最大的悲哀,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幹出一番事業來。齊王萎靡不振,楚國也無所作為,隻有秦王正雄心勃勃,準備兼並齊、楚,統一天下,因此,那裏是尋找機會、成就事業的好地方。如果尚在齊、楚,不久即成亡國之民,能有什麼前途呢?所以,我要到秦國去尋找適合我個人的機會。
荀子同意李斯前往秦國入仕,但他告誡李斯要注意節製,在成功之際想想“物忌太盛”的話,不要一味地往前走,必要的時候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李斯來到秦國,投到極受太後倚重的丞相呂不韋的門下,很快就以自己的才幹得到了呂不韋的器重,當上了小官。官雖不大,但有接近秦王的機會,僅此一點,就足夠了。處在李斯的位置,既不能以軍功而顯,亦不能以理政見長,他深深地知道,要想嶄露頭角,引起秦王的注意,唯一的方法就是上書。他在揣摸了秦王的心理、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後,毅然給秦王上書說:凡是能幹成事業的人,全是能夠把握機遇的人。過去秦穆公時代國勢很盛,但總是無法統一中國,其原因有二:一是當時周天子勢力還強,威望還在,不易推翻;二是當時諸侯國力量還較強大,與秦國相比,差距尚未拉開。不過從秦孝公以後,周天子的力量急劇衰落,各諸侯間戰爭不斷,秦國已經趁機強大起來了。現在國勢強盛,大王賢德,掃平六國真是如撣灰塵,現在正是建立帝業、統一天下的絕好時機,大王千萬不可錯過了。
這些話既符合秦國及各諸侯國的實際情況,又迎合了秦王的心理,所以贏得了秦王的賞識,被提拔為長史。接著,李斯不僅在大政方針上為秦王出謀劃策,還在具體方案上提出意見,他勸秦王拿出財物,重賄六國君臣,使他們離心離德,不能合力抗秦,以便各個擊破。這一謀略卓有成效,李斯因而被秦王封為客卿。李斯在秦國開始崛起了,後來終於做到丞相的高位。
李斯受茅廁和糧倉裏老鼠的不同際遇的啟發,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就是,要做“糧倉裏的那隻老鼠”,要尋找自己的最佳位置。李斯是個有誌氣的人,對自己高標要求,高點定位。而清醒的頭腦更為他的誌氣插上了翅膀,使他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起點。
有的人曾與大多數人一樣身處社會的底層,但不隨波逐流,而是勇於給自己高點定位,硬是憑著誓做一隻“強鼠”的誌氣和對周邊環境的清醒認識使自己脫穎而出。李斯這些人的經曆或許能令我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清醒的有誌者才能主宰自己的未來,敢於高點定位的人才能找到好的位置,贏得美好的人生。
要勇於給自己高點定位
一個人要想有所建樹,有所成就,就要敢於給自己高點定位。要敢於重用自己,敢於承擔責任,勇於獨當一麵,敢為人先,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決心,敢於排除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心中隻有一種信念: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我還能做到。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個生長於舊金山貧民區的小男孩,從小因為營養不良而患有軟骨症,在六歲時雙腿變成“弓”字型,而小腿更是嚴重地萎縮。然而在他幼小心靈中一直藏著一個連他自己都不相信會實現的夢——那就是有一天他要成為美式橄欖球的全能球員。
他是傳奇人物吉姆·布朗的球迷,每當吉姆所在的克坦克夫蘭布朗斯隊和舊金山四九人隊在舊金山比賽時,這個男孩便不顧雙腿的不便,一跛一跛地到球場去為心中的偶像加油。由於他窮得買不起票,所以隻有等到全場比賽快結束時,從工作人員打開的大門溜進去,欣賞最後幾分鍾的比賽。
在他13歲的時候,在一家冰激淩店終於見到了他的偶像。他大大方方地走到這位大明星的跟前,朗聲說道:“布朗先生,我是你最忠實的球迷!”
吉姆·布朗和氣地向他說了聲謝謝。這個小男孩接著又說道:“布朗先生,你曉得一件事嗎?”
吉姆轉過頭來問道:“小朋友,請問是什麼事呢?”
男孩一副自若的神態說道:“我記得你所創下的每一項記錄,每一次的布陣。”
吉姆·布朗十分開心地笑了,然後說道:“真不簡單。”
這時小男孩挺了挺胸膛,眼睛閃爍著光芒,充滿自信地說道:“布朗先生,有一天我要打破你所創下的每一項記錄!”
聽完小男孩的話,這位美式橄欖球明星微笑地對他說道:“好大的口氣。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小男孩得意地笑了,說:“布朗先生,我的名字叫奧倫索·辛普森。”
奧倫索·辛普森日後的確如他少年時所說的那樣,在美式橄欖球場上打破了吉姆·布朗所寫下的所有記錄,同時更創下一些新的記錄。
拿破侖有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實這句話道出了一個道理: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應該給自己定個位。定什麼位,將決定自己一生成就的大小。誌高千裏的人決不會自甘平庸,甘心做下人的人永遠成不了主人。在現實當中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相信命運,凡事聽天由命;有的性格懦弱,做事依賴他人;有的沒有責任心,不敢承擔責任;有的惰性太強而好逸惡勞;有的缺乏理想,混沌度日,等等。總之,他們給自己低調定位,遇事不敢獨當一麵,又不敢承擔責任,不敢為人之先。一句話,就是不敢看重自己,被一種消極的心態所支配,甘心自我輕賤。這種心態是一個人進步的最大障礙,生存的大敵。古人雲:“勝人者力,自勝者強。”這的確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每個人的命運都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可作出驚世駭俗的業績,關鍵就在於敢不敢自己重用自己。誰要總將命運寄托於他人,祈求他人的重用,那結果必將是受人役使和擺布,或者“為他人做嫁衣裳”。
勇於為自己高點定位的人永遠不會讓自己成為這種配角。他們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並且因為自己的自信而敢於拚搏,成功也就隻是時間的問題。如果你看重自己,勇於給自己一個高點的定位,你也可以成就自己。
定位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
想要給自己高點定位,首先必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就會知道自己有什麼條件,知道什麼是自己的真正追求,才會找準適合自己的最佳位置!可以說決定我們層次、境界、氣質、地位高低的,首先是要清楚大腦中的那個“我”!
偉大的文學家歌德在年輕時候的誌向是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畫家。為此,他一直沉浸在那個變幻無窮的色彩世界中難以自拔。他付出了10年的艱辛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畫技,但收效甚微。在他40歲那年,他決定去意大利遊玩,親眼看到那些大師的作品之後,他被驚醒了:即使自己窮盡畢生的精力恐怕也難以在畫界有所建樹。於是,他毅然決定放棄繪畫,改攻文學。
晚年的歌德每當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時,就告誡那些頭腦發熱的青年,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興趣,跟著感覺走。歌德慷慨的地說:“要實現自己的長處很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的光陰。”
毋庸置疑,人有很大的潛力,你可能會在任何一個行業中做出很好的成績,但如果你能充分了解自身,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你就會更快更容易地達到成功。熱切地實踐願望,就是走在通往天堂之路。漫無目標渾渾噩噩地度日,就是在承受地獄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