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定位越高,成就越大(1 / 3)

一個對自己高點定位的人,毫無疑問會比一個根本沒有目標的人更有作為。有句蘇格蘭諺語說:“扯住金製長袍的人,或許可以得到一隻金袖子。”那些誌存高遠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遠遠離開起點。即使你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你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會讓你受益終生。

確立明確目標是高點定位的起點

在生活和工作中,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是非常必要的。隻有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到底想做什麼之後,才能夠找準人生定位,工作起來才能有幹勁,夢想也才會變成現實。許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一事無成,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

一個小夥子,因為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而向柯維谘詢。他自己的生活目標是: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

“那麼,你到底想做點什麼呢?”柯維問。

“我也說不太清楚,”年輕人猶豫不決地說,“我還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我隻知道自己的目標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那麼你的愛好和特長是什麼?”柯維接著問,“對於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年輕人回答說,“這點我也沒有仔細考慮過。”

“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做什麼?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柯維對這個話題窮追不舍。

“我真的說不準,”年輕人困惑地說,“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我從沒有仔細考慮這個問題,我想我確實應該好好考慮考慮了。”

“那麼,你看看這裏吧,”柯維用雙手比畫著說,“你想離開你現在所在的位置,到其他地方去。但是,你不知道你想去哪裏。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麼。如果你真的想做點什麼的話,現在你必須拿定主意。”

你必須首先確定自己想幹什麼,然後才能達到自己確定的目標。同樣,你應該首先明確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才能把自己造就成那一行的有用之材。

目標會使你擁有胸懷遠大的抱負,目標會在失敗時賦予你再去嚐試的勇氣,目標會使你不斷向前奮進,目標會給你前途,目標會使你避免倒退,不再為過去擔憂,目標會使理想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統一。當別人問你“你是誰”時,你可以回答:“我是能完成自己目標的人。”

正如空氣對生命一樣,目標對人生也有絕對的必要。如果沒有空氣,沒有人能夠生存;如果沒有目標,沒有人能夠達到該有的人生境界。一個人以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收獲,在開始的時候,隻不過是存於心裏的一幅清晰、簡明、有待追求的畫麵而已。當那幅畫麵成長、擴大,或發展到使人著魔的程度時,就被人的潛意識接受。從那一刻起,當事人會身不由己地被牽扯著、引導著,為實現心底的那幅畫麵而努力不已。

然而,大多數人都在沒有明確目標或明確計劃的情況下接受完教育,找一份工作,或開始從事某一種行業。現代科學已能夠提供相當正確的方法來分析人們的個性,以使人們選擇適合他們的職業。但許多人依然如無頭蒼蠅到處亂撞,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確立明確的目標,所以到了而立之年乃至不惑之年,還在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苦惱。

即使你有仁善的性格,有一副健壯的身體,甚至具備豐富的學識、非凡的才幹,你也不能保證自己會擁有成功,因為這些並非你人生卓越的全部要素。具備這些條件者成千上萬,他們照樣失落一生。何故?因為他們缺乏開創事業所必備的條件——發展的目標。缺乏目標的人生是毫無意義可言的,他們不知定位為何物,渾渾噩噩,庸庸碌碌,隻看見眼前的陰影,看不見明天的曙光。人生的天空難免陰晦失色,精神世界難免空虛。這樣的人生,也是很難有所成就的!

錯誤的目標葬送人生

目標是人生定位的方向,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就意味著你將步入什麼樣的人生。但是目標不是欲望,目標更加具體,也往往給自己設定了時限。它有欲望的感情牽動因素,更重要的則是要由自己做主,由自己去選擇自己的目標。但選擇目標的時候一定要選正確,要選一個可以實現的、適合你的目標。否則,就不如沒有目標。

有一個笑話,從前有一個名叫布朗的人,他養了一隻狗叫傑克。布朗在一家外企上班,雖然生活無憂,但是他總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能夠超越自己的老板而暴富起來。

一天,布朗靈機一動,對傑克說:“如果我能教會你像麻雀一樣飛翔,世界上的人都將樂意花錢來請我,到那時咱們豈不是暴富了!”傑克高興地說。“等一等,我不會飛呀!我是一隻狗,而不是一隻麻雀!”布朗非常失望:“你這種消極態度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做什麼事都要有目標,沒有目標是成功不了的。我得為你上幾天課。”

於是布朗每天下班都要給傑克上課,內容包括目標管理、戰略製定以及時間管理等課程,但關於飛行方麵卻什麼也沒有學。

第一天,飛行訓練,布朗異常興奮,但是傑克卻很害怕。布朗解釋說,他們住的公寓一共有15層,傑克將從第一層開始,從窗戶向外跳,每天加一層,最終達到15層;而在每一次跳完之後,傑克都必須總結經驗,找出最有效的飛行技巧,然後把這些運用到下一次訓練中。等到達最高一層的時候,傑克就學會飛了。可憐的傑克請求布朗考慮一下自己的性命,但是布朗根本聽不進:“這隻狗根本就不理解狗會飛的意義,它更看不到我的偉大目標。”因此,布朗毫不猶豫地打開第一層樓的窗戶,把傑克扔了出去。

第二天,準備第二次飛行訓練的時候,傑克再次懇求布朗不要把自己扔出去。布朗拿出一本袖珍的《高績效目標管理》,然後向傑克解釋:當你麵對一個目標時,總是害怕實現不了,由此就會停下來,忘了自己樹立的目標。接下來,隻聽見“啪”的一聲,傑克又被從二樓扔了出去。

第三天,傑克調整了自己的策略,即拖延。它要求延遲飛行訓練,直到有最適合飛行的氣候條件為止。但是布朗對此早有準備,他拿出一張進度表,指著說:“既然我們有了目標,那麼就要每天向目標靠近,對不對?”於是這隻忠誠的狗知道,今天不跳僅僅意味著明天跳兩次而已。

不能說傑克沒有盡其所能。如,第五天它給自己的腿加上了副翼,試圖變成鳥;第六天,它在自己的脖子上戴了一個紅色的鬥篷,試圖把自己變成“超人”,但這一切都是徒勞。

到了第七天的時候,傑克已經摔斷了自己的雙腿並且左耳失聰,它不再乞求布朗的仁慈。它隻是直直地看著布朗說,“主人,我是狗,我不是麻雀,你想殺了我,也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吧!”

布朗則指出:“人生的目標就是在受到挫折後,不斷努力才能成功的,我們不能放棄自己的目標……”

“閉嘴,開窗。”這隻狗平靜地說道,然後,它瞄著樓下的一個平地跳了下去。可憐的傑克被摔得像一片葉子一樣癟。

布朗對傑克極其失望。飛行計劃完全失敗了,傑克沒有學會如何飛,它降落的過程就像一袋沙子從樓上扔下來一樣,而且它絲毫也沒有聽取布朗的建議:“聰明地飛,而不是猛烈地下降。”現在,布朗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分析整個過程,找出什麼地方錯了。經過仔細地思考,布朗笑了:“下次,我找一隻聰明的狗不就行了嘛!”

雖然這是個笑話,但是讓我們明白了一個哲理:成功與否不在於你有多麼宏偉的藍圖,而在於你是否選擇了正確的目標。目標錯了,就算你的目標有多麼偉大、多麼嚴密,那也是枉然。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作決定的獨特方法。但不幸的是,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選擇未必是最正確的。這很自然,因為人們無法預知將來,無法提前看到自己的選擇究竟會有多少益處,害怕將來不遂己願。

但是,將來的事誰又能把握住呢?最重要的是抓住現在。隻要你現在覺得自己是對的就可以了。如果相反呢?就馬上改過來!

那麼,在目標的選擇上,利用好現有的資源,是最可取的。相信自己能夠隨著局勢的變化作出恰當的調整;如果意識到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以最快的速度放棄並給自己新的選擇機會。

具體的做法是:

(1)注意真實的目標

作決定前,仔細辨別目標,將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真實的目標上。而不要選擇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比如,問問自己:我是真的需要一雙新鞋還是期待新鞋能把憂鬱趕走,給自己帶來好心情呢?如果答案是前者就去商店。辨清自己的目標再作決定,這才是對症下藥。

(2)麵對重大問題時要保持冷靜清醒

如果麵對的問題很複雜,選擇的意義很重大,那千萬不要草率。深呼吸,放鬆身心,問問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一遍不行,就再問一遍。要是還不能決定,也不要勉強自己,說明現在還不是選擇的時候。將問題擱置一下,或許明天、下周、下一個冬天……答案會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麵。

(3)劃掉不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一種選擇的獲取同時也意味著對另一種選擇的放棄,沒有人能夠什麼都得到,貪婪反而會令你失去全部。因此應該告訴自己是將最不重要的那一個劃掉的時候了。

搞清楚自己這輩子想要一個什麼樣的舞台

人人都想自己的人生舞台一片寬闊,但你首先應清楚,你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舞台。一個人活得窩囊,最突出的原因就是不能清晰地規劃自己的未來,也就是沒有明確的人生定位,沒有目標。沒有自我定位、沒有目標就好像走在黑漆漆的路上,不知往何處去。目標為我們帶來期盼,刺激我們奮勇向上。當然,在為達到目標而努力奮鬥的過程中可能遭遇挫折,這就需要你堅定信念、精神抖擻。

美國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一個人退休以後,特別是那些獨居老人,假若沒有任何生活目標,每天隻是刻板地吃飯和睡覺,雖然生活無憂,但壽命一般不會超過7年。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沒有了目標,便喪失了生存的目的和方向,而潛意識裏也會認為生存沒有什麼意義。”

清晰的目標能協助我們找出正確的方向,不致於走許多冤枉路,就好像賽跑選手一樣,他們都是朝著終點進發,有目標就給自己劃定了最短跑道。更重要的是確定目標能使我們集中意誌力,並清楚地知道要怎樣做才可獲得追求的成果。

美國加州大學生物影像研究所主任喬治·布森對一部分人進行調查。他將這些人分為兩組:一組是設定好目標,再製定一套行動策略去實現目標的人;一組是沒有特別設定目標的人。結果,有目標的那組人,平均每月賺7401美元;沒有目標的人,平均每月賺3397美元。正如所料,奮勇向前的那一組人,較有衝勁,積極努力,生活及工作很滿意,婚姻很和諧,身體也很好。

事實上,隨波逐流、缺乏目標的人,永遠沒有機會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個目標明確的人,生活才有意義。不幸的是,多數人對自己的願望,僅有一點模糊的概念,而不能明確地總結、貫徹。

美國作家福斯迪克說得好:“蒸汽或瓦斯隻有在壓縮的狀態下,才能產生推動力;尼亞加拉瀑布也要在巨流之後才能轉化成電力。而生命唯有在專心一意、勤奮不懈的時候,才可獲得成長。”不論是個人、家庭、公司或國家,都需要專注的目標。

住在喬治亞州的喬治隨父母遷至亞特蘭大市時,年僅4歲。他的父母隻有小學五年級的學曆,因此當喬治表示要上大學時,他的親友大多不表示支持,但喬治心意已決,最後果真成為家中惟一進大學的人。但是,一年之後,他卻因貪玩導致功課不及格,被迫退學。在接下來的6年裏,他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毫無人生目標,他多半時候都在一家低功率的電台擔任導播,有時也替卡車裝卸貨物。

有一天,他拿起魏特利的一本著作——《誌在奪標》,讀完之後,他對自己的看法完全改變,原來自己現在如此慘淡並不是天生能力不足,而是因為沒有人生目標,他開始了解到目標的重要性。的確,目標決定我們的未來。

喬治的目標是重返大學,然而他的成績實在太糟了,以致連遭墨瑟大學拒絕兩次。在遭到第二次拒絕之後的一天,喬治無意間撞見院長韓翠絲,他趁機向她表明心誌。見他浪子回頭,院長答應了他的請求,準許他入學,但有一個附帶條件:他的平均分數要達到乙等,否則就要再度退學。

喬治一改過去的散漫態度,以目標明確、信心堅定、鬥誌昂揚的姿態,重新踏入校門。他每季平均進修20個學分,經過兩年零三個月,即以優異成績取得學位,緊接著再邁向另一個更高的目標。這就是計劃性目標的絕妙好處。當他完成第一階段的目標後,新的目標也會跟著形成,信心將更加堅定,成就會更大,興趣會更多。

這個伐木工人的兒子終於成為一名博士,他還在全美發展最迅速的教會中擔任牧師,教會地點就在費特維爾市,距他成長的亞特蘭大僅數分鍾車程。

事實上,從喬治自認為是個成功者之後,他的目標便一個接一個出現,他也成為一個築夢的人。

喬治的成功說明:確定人生目標之後,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兢兢業業地埋頭苦幹,就會取得夢想中的成功,改變人生方向。為了攀越人生巔峰,在家庭、事業、生活等方麵獲得成功,人就必須有誌氣地活著,有目標地活著,知道自己一輩子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舞台。

定位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因為定位和現實總有距離,所以你對自己的定位可以不必過於“真實”。哪怕有人認為你的想法隻是“癡人說夢”,你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畢竟超越了現實的高點定位才值得我們用心去追逐,也才能夠真正地發揮出我們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