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的語文課堂公約
觀點參考
作者:萬進
上課鈴響了,又到了每周一的閱讀課。孩子們對於閱讀課是充滿期待的。課上,有他們神采飛揚的演講,有他們自編自排的表演,還有他們精彩的故事推薦、國學誦讀……小小的閱讀課拉近了我和孩子們的距離。
這節閱讀課幹什麼呢?看著他們滿臉的期待,我轉身在黑板上寫下“約”字:“看到這個字,你聯想到哪些詞?”“約定”“條約”“約法三章”……在“約”字前我又寫下“公”,追問:“公約什麼意思?”一學生說:“我覺得公約就是共同的約定,大家都要遵守的一個條約。”我點頭表示認可,“課前老師查了詞典,公約在字典上的定義是指各個國家、部門、人員之間的一個共同遵守的約定,一般是大家就有關國家、部門、人員之間的利益問題進行公開討論達成一致的意見,並且同意遵守的一個規定。”
此時的孩子們一臉茫然,我笑著繼續在“公約”前添加了“語文課堂”四個字,頓時,教室裏騷動起來。我不說話,觀察著孩子們的反應:有的同學恍然大悟地點點頭;有的壞壞地看著平時上課較調皮的同學,當事人則有些心虛地低著頭;有的直接叫起來:“我知道了,老師要跟我們製訂課堂公約呢!”
我清了清嗓子,示意他們安靜下來。我說:“為了提高大家的上課效率,讓更多的人自主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上來,今天的閱讀課,我們就來討論討論‘課堂公約’的話題。”於是,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出謀劃策。“老師,我想提個建議,”平時敢說敢當的小Z舉手發言,我點頭示意她接著說,“剛才大家說的都是對我們學生提的要求,我覺得語文課堂公約也要對老師提要求。”聽了小Z的話,全班一片嘩然。我禁不住一笑,說:“是的,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語文課堂公約的製訂就分為老師和學生兩部分。下麵就請大家拿出紙,結合黑板上的要點,先寫下你認為要做到的幾點規定。10分鍾後,以小組為單位,語文組長牽頭,進行小組討論。”
接近下課時,交上來11份彙總表,其中一個小組竟然詳詳細細寫了66條。在對彙總表進行整理後,我們的課堂公約誕生了:
五(3)班語文課堂公約(學生部分)
1.課前,我已經把本節課需要的書本、文具整齊地放在桌上。
2.上課鈴聲響後,我靜息好,等待老師。
3.班長喊起立後,我能立正,目視老師,跟老師禮貌問好。
4.老師講課時,我能坐端正,眼睛跟著老師走,不分神。
5.課堂上我能管住自己,不主動跟別人講話,也能抵擋別人的誘惑。
6.我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話,不隨便插嘴、起哄。
7.我能適時做好課堂筆記,並做到書寫完整、認真。
8.我能努力思考,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9.回答老師的提問時,我能讓全班聽清楚,並努力說通順、說完整。
10.別人回答精彩時,我能真誠地喝彩,努力向他(她)學習。
11.別人回答錯了時,我不起哄、不嘲笑,能耐心等待或給予幫助。
12.作文課或練習課,我能獨立思考,抓緊書寫,並注意寫字“三個一”。
13.要求齊讀時,我不濫竽充數,努力讓老師聽見我的聲音。
五(3)班語文課堂公約(教師部分)
1.上課鈴響前,我已經站在教室門口。
2.班長喊起立後,我能微笑著目視孩子們,並點頭還禮。
3.課上,我能做好充分的準備,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4.我能積極調動孩子們的上課熱情,將知識點講明白、講生動。
5.我能盡量關注每一個孩子的上課表現。
6.課堂上,我用普通話講課。
7.下課鈴響後,我按時下課,不拖堂。
自從有了語文課堂公約,原本有些喧鬧的課堂,悄然發生著變化:原來喧鬧的課堂伊始,有了安靜等待的甜蜜;原來或沉悶或瘋狂的課堂,有了規範約束的暢所欲言……在這樣的課堂上,我和孩子們享受著彼此的尊重與思維火花的碰撞,共同聆聽課堂生命拔節的聲音。
(作者單位:南京市漢江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