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情緒支配的人不能如實地看待事物,因為他們心中隻有激情,沒有理智。人若都根據自己的情緒和脾氣說話,常常會遠離真理。我們應該懂得如何辨析人的表情,從而洞察他人心靈深處的東西。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辦事的時候應該先了解對方,尤其是了解對方的心理,這就需要從洞察他人的性格入手。
很多有成就的女人,都曾經使用過一些巧妙的方法,去判斷、洞察他人的性情和能力。她們會對對方在一定環境之下的行為進行細心地觀察。這種對細微之處的特別留神,用心之苦,用力之勤,是一般人難以做到或者不願意去做的。這也是她們比常人容易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經有一個女雇員回顧美國著名的巨商費爾特招聘她的情景時,萬分感慨地說:“我從未見過像費爾特那樣細心的人,他問出的那些細小的問題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他甚至知道我曾在家鄉的小鎮當過騾婦,並對我飼養騾子的有關細節進行詢問。”
爾特如此細心地去品評、洞察他人,主要是為了了解他所雇傭的人的性格特點。正如他本人所說:“如果我不親自去品評、了解、認識他的性格、特點及能力,我將把何種事情交給他做呢?我又怎麼能借助他們為我的公司效力呢?”
一般人的性格都是比較穩定的,其動作、表情以及情感在某種特殊場合下已形成固定的習慣,這些習慣就決定了他穩定的辦事模式。這些習慣可以說是一個人的特性,而這種特性常常包含在他的動作、姿勢、變化的麵部表情以及語言與聲調裏。有的時候,人們會故意調整自己的動作,以免暴露自己的某些特點,但他們常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自己的真實麵貌。
比如說,某人有了困難,他是否會退縮?他有毅力去戰勝它嗎?他想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嗎?他會勇於承擔責任並想方設法來保護與此事有關的其他人嗎?最終,這人究竟如何去做,我們一下子是很難斷定的。但是,如果我們事先對此人就有所觀察和了解,那麼至少可以根據他所經曆的或者幹過的那些事情中尋找線索,找出他有可能對此類問題的反應。
有些人比較張揚外露,他們的性格讓人一目了然;也有一些人把自己藏得比較深,讓人一時很難發現他們的特點。可是很多時候,他們的真實情況依然能夠被細心的觀察者看得一清二楚,照樣可以從中找到成功辦事的突破口。
因此,與人交往,也應當留心對方:他關注的是什麼?他常常忽略的是什麼?他的喜怒憂愁是什麼?什麼事情能使他震驚?什麼事情會使他發怒?倘若我們能將他人上述的這些特點覺察出來,那麼我們就能夠推斷出在某種環境之下,這個人大概會出現怎樣的感覺和行動,在辦事的時候就能夠掌握主動權。
小心警惕那些總是向你提問的人。他們不是問得太多,就是存心找茬兒但又有顧慮。
清楚與你所交往的人的性格,才能看透其真實意圖。知因則知果,同樣知果則知因。憂鬱的女人所預想的都是不幸,否定一切的人隻看到缺失。她們隻想到最壞的,而忽略了眼前好的一麵,因此把可能存在的壞事視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