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哈佛“大棒係”畢業(3)(1 / 3)

“這倒沒有,不過,考慮到他們一直存在供貨不及時的毛病,這次我還特地傳真給他們一份備貨清單、交貨日期和違約處罰金額,還要求對方老板簽字認可回傳,作了備案。”

“嗯,看來問題是出在對方身上,不過,記得我曾跟你說過,像這類不太可靠的、所點銷售分額不大、供貨不及時、售後服務不到位的散戶,比如……,在與他們打交道時口氣一定要硬,要斬釘截鐵!當然這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像……這樣一些可信度高、產品適銷、分額大、關係比較深的供應商,跟他們的關係,還是要注意維護,偶爾出現一些問題可能也是他們始料未及,一時疏忽所致,可以勤打電話緊追,但口氣要一定要委婉,另外,跟對方的部門一定要處好關係,跟對方老板通電話,也不能像跟對方業務人員一樣,要注意把握分寸。

“關於業務工作,還有一點應該強調,盡量把倉庫做在供應商那裏,一來可以多騰出一些庫存麵積給新產品,二來也可以減輕庫存壓力降低風險。走得快而穩的常備貨庫存稍大一點沒關係,一次出貨量大但頻率不高的貨,客戶大都也會提前預訂,這類貨最好是把倉庫做在對方那裏。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為什麼要對供貨商的生產能力、庫存變化和生產周期摸得一清二楚的主要原因。不這樣做,臨時追加訂貨,很可能就會出現對方無法及時供貨,就算我們再怎麼強調顧客至上又怎麼能夠落到實處?就算我們對顧客作出退賠,畢竟也會給人留下不守信的口碑。你說是這樣嗎?”

“好的,老板,我明白了!但是,這次——”

“退賠是肯定的,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你開個追賠單,傳一份給對方,然後在原件背後附上對方簽好字傳真,交財務部從當月未結賬款中扣除。發一份違約賠款函給該約違廠商和所有存在此類問題的廠商,以後出現供貨不及時,一律依照此例執行。

“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雖然不是出在你的身上,但是,你疏忽大意以為對方簽了字就沒事了,沒能及時追蹤,及早發現問題,至少也該承擔一部分責任,對不對?”

“是的,是我平時的基礎工作沒做紮實,對對方情況了解不夠,工作也不夠細。怎麼處罰,我都沒意見。”

“處罰隻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你們能夠因此記住教訓,把工作做到位,讓我想罰也罰不到,那才是我的目的。按規定,你這個月的獎金應該取消。但是,你能事先想到對方可能失信,讓對方簽字認賠,盡管這次的效果不太理想,但這個創意還是很不錯的,值得推廣,所以,我決定對你進行嘉獎——提一級工資!”

“那,那不等於沒罰嗎?”

“如果你這麼理解的話,那你就錯了,罰是罰,因為你有錯;獎是獎,因為你工作有創意;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工作要細要謹慎,但也不能縮手縮比因為怕出錯,就不敢有所發揮有所創新。如果沒別的什麼事情,你就去吧。記住,知己知彼,認真細致,大膽發揮。”

可是大多數老板卻不這樣認為,或者心裏雖然這樣認為,自己卻做不到,甚至誤以為,隻有不斷指出屬下工作中的毛病並加以責罰,才能讓他們記住教訓,改正錯誤,表現處更好,管理才算到位。但是他們忘了責罰隻手一種亡關補牢的手段,不是管理所要達到的目的(管理的目的是防微杜漸,提升屬下能力,有效預防和控製錯失發生),不取代管理工作中的其它方麵:

處罰標準不能取代工作標準。

責罰員工業已完成的事情並不會得到什麼好的工作效能,要想得到好的工作效能,就應該設定明確的標準,讓每位屬下都了解這些標準,然後參照這些標準對員工的工作結果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