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5章 抓大還要放小(3 / 3)

先看庖丁,他為梁惠王宰牛。他那把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幾下,一個龐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時,手觸、肩依、腳踏、進刀,就像是和著音樂的節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經幾千頭,而那刀仍像剛在磨石上磨過一樣鋒利。

再看匠石,他的技藝也十分了得。郢人把白灰抹在鼻尖上,讓匠石削掉。那白灰薄如蟬翼,匠石揮斧生風,削灰而不傷郢人的鼻子。

古人講,凡是掌握了一門技藝,無論是做什麼的,都可以成名。隻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自立。過去老人總對年輕人說:“縱有家產萬貫,不如薄技在身。”這是最平凡最實在的生存真理。

一個人的一生往往因一事而成功。發明家因一項發明而成名,科學家因一項科研成果而譽滿全球,藝術家因一件藝術品而流芳百世,運動員因打破一項世界紀錄而享譽世界,電影明星常常以一部影片走紅,武林高手常常以一劍封喉……

譬如,一個作家往往以一部作品成名:一傳世,代表作往往也是成名作,而代表作往往隻有一部甚至一篇。如曹雪芹以一部《紅樓夢》傳世,羅貫中以一部《三國演義》傳世,施耐庵以一部《水滸傳》傳世,吳承恩以一部《西遊記》傳世,司湯達以一部《紅與黑》傳世,哈代以一部《德伯家的苔絲》傳世,徐遲甚至以一篇《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傳世。他們當然不是隻做了這一件事,他們都做了很多事,也寫了不止一部作品,但是,最能體現他們價值的就是這一件事、這一部作品。很多作家成名之後就很難寫出超過其成名作的作品來了。但這一部作品足以使他為世人記住,成為文化名流。

又如,一名歌手往往以一首歌出名。如香港歌手張明敏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以一首《我的中國心》一炮打響,此後盡管他再未露麵,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二十多年,但是2005年他在美國再次登台,唱的仍是那首《我的中國心》,依然受到中國歌迷狂熱般的歡迎。費翔也是在春節聯歡晚會上以一首《冬天裏的一把火》一炮打響的。換句話說,張明敏和費翔隻需要做一件事——在那個年代的春節晚會上唱好一首歌,而且隻需唱一遍,這一輩子就成功了。所以,他們的一生實際上隻需要在這個點上努力就夠了,其他方麵就不用去嚐試了。

任何事情和行業都有自己的絕招,我們隻需要比別人做得快一點、多一點、好一點就可以了。所以,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不要去做各方麵麵麵俱到的努力,你要尋找自己最容易成功的突破口,在這個突破口上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

掌握變數

這個世界什麼都在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身處變化之中就要學會掌握變數。

當年小提琴家克萊斯勒,興致勃勃地準備在倫敦舉辦一場演奏會。

他十分期待這場盛大的倫敦公演,夜以繼日地苦練,想要在這場演奏會之中有最出色的表現。不論是宣傳、造勢,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順利,隨著演出日期接近,克萊斯勒氣定神閑地做著最後的演練。

沒有想到就在演出的當天早上,克萊斯勒竟然看到倫敦一家大報報道:

“如果讀者準備去欣賞克萊斯勒的表演,那麼各位欣賞到的不會是一個名音樂家的表演,而隻是聽聽有名的蓋裏留斯小提琴的音響罷了。”

這個尖酸刻薄的評論可讓克萊斯勒氣炸了,就像是突然遭到一個敵人扔擲過來的手榴彈襲擊,一切都給炸得支離破碎。

演出當天,當克萊斯勒的第一個節目表演完畢時,觀眾席上響起的如雷掌聲久久不息。

隻見這位小提琴家突然拿起琴弓,放在膝蓋上用力一折,一代名琴的琴弓竟然被折成了兩截,全場觀眾嘩然。

隻見克萊斯勒慢條斯理、不慌不忙地對著麥克風說:“這把斷了琴弓的琴是我今天早上在一家百貨公司,用4英鎊6便士買的,接下來,我要用自己的小提琴演出。”

這場演奏會非常的成功,但是如果克萊斯勒無法掌控突然發生的變數,那麼演奏會之後即使有許多好評,可能也會被刻薄的評論家歸之於那把名琴吧!

各種突發性狀況,或是一種不確定因素,或是某一個轉折點,我們都可以稱之為變數。

我們必須設法掌控變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的每一種變化,都會牽動整個情勢的走向,關係到成敗。有很多的變數都是因人而起,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場,所以人才是最不易掌控的變數。

變數的多寡,影響到風險的高低。變數愈多風險愈高,成功的幾率就會下降。聰明人都懂得掌握變數之道。在製造新的變數之前,很多人都會丟出試風球先行試探,借以了解別人有何反應,然後再從這些反應當中探虛實,從而對症下藥地部署自己的計劃。

最後再想辦法製造新的變數,讓變數一直牽引著對方,朝著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走去。

遇變則變。采取打蛇隨棍的方法,剛柔並濟,隨著變數的產生,再增添新變數將主導權取回。

這是一種遇強則強,進可攻退可守的應變之道。可以隨著局勢的變化,來影響整個局勢的發展,並讓自己隨時取得有利的地位。

最笨的方法最有效

常言道:“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同樣的道理,最笨的做法通常也最有效。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手下的郭德成就是用一種最笨的做法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當時的郭德成任驍騎指揮,一天,他應召到宮中,臨出來時,明太祖拿出兩錠黃金塞到他的袖中,並對他說:“回去以後不要告訴別人。”麵對皇上的恩寵,郭德成恭敬地連連謝恩,並將黃金裝在靴筒裏。

但是,當郭德成走到宮門時,卻又是另一副神態,隻見他東倒西歪,儼然是一副醉態,快出門時,他又一屁股坐在門檻上,脫下了靴子——靴子裏的黃金自然也就露了出來。

守門人一見郭德成的靴子裏藏有黃金,立即向朱元璋報告。朱元璋見守門人如此大驚小怪,不以為然地擺擺手:“那是我賞賜給他的。”

有人因此責備郭德成道:“皇上對你偏愛,賞你黃金,並讓你不要跟別人講,可你倒好,反而故意露出來鬧得滿城風雨。”對此,郭德成自有高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們想想,宮廷之內如此嚴密,藏著金子出去,豈有別人不知之理?別人既知豈不說是我從宮中偷的?到那時,我怕渾身長滿了嘴也說不清了。再說我妹妹在宮中服侍皇上,怎麼知道皇上是否以此來試探我呢?”

現在看來,郭德成臨出宮門時故意露出黃金,確實是聰明之舉。恰如郭德成所言,到時的確有口難辯,而且從朱元璋的為人看,這類試探的事也不是不可能發生。郭德成的這種做法,與一般意義上的大智若愚又有所不同,他不隻是裝傻,而是預料到可能出現的麻煩,防患於未然。

郭德成猜不透朱元璋的真實意圖,該怎麼辦呢?很簡單,把黃金露出來,一切難題就都迎刃而解了,方法很簡單,簡單得有些笨,但非常有效。所以,當我們為一個難題百思而不解的時候不妨試試笨方法,也許難題會順利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