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5章 抓大還要放小(2 / 3)

你如果急功近利,那說明你目光短淺,隻看到眼前的境況,盲從世俗,胸無大誌,心胸狹窄,認為吃穿好玩樂好便是好。而為了吃穿好玩樂好,你可以不擇手段、不顧廉恥,成天絞盡腦汁、投機取巧,什麼人格、尊嚴、德行、操守通通拋到九霄雲外。你整天大汗淋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可最後什麼也沒撈到。

最浪費時間的一件事就是過早放棄,人們經常在做了90%的工作後,放棄了最後可以讓他們成功的10%。這不但輸掉了開始的投資,更喪失了經由最後的努力而發現寶藏的喜悅。很多時候,人們會開始一項新工作,學習新的技藝,但卻在成果出現之前失望地放棄了。其實,任何新工作開始時都會有很多困難。剛開始時,每項工作都要付出艱辛,都要掙紮,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最初有壓力的工作就會變得輕而易舉。

力誡急於求成就要抱有一種平和的心態,能舉重若輕和舉輕若重。

既能舉重若輕,又能舉輕若重,才可以避免過分自信或自暴自棄。

作家因為功利而寫不出好作品,藝術家因為功利而忽視了藝術和功底,運動員因為功利而會有違規行為。因為急功近利,多少人過早地戴上近視眼鏡,為了擺脫眼前的困境,可以不顧未來的利益;為了求得一時的痛快,可以以長遠的痛苦作為代價。難道我們都是功利的近視眼,難道我們的瞳孔裏隻有名和利?你也許一時得利,可是你付出的太多,得到的終歸少得可憐。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過度失望,又會讓你覺得活著真累,毫無幸福可言。

力誡急於求成,要求我們學會等待,知道如何等待的人具有深沉的耐力和寬廣的胸懷。行事絕不要過分倉促,也不要受情緒左右。能製己者方能製人。在到達機會的中心地帶之前,不妨先在時光的太空中漫遊一番。明智的躊躇不定可使成功更牢靠,使機密之事能最後開花結果。時光的拐杖比大力士赫克利斯的鐵棒還要管用。上帝懲罰人不是用鋼鐵般的手,而是用拖拖拉拉的腿(意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命運對有耐心等待的人給予雙倍的獎賞。

獲取難得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對它們不屑一顧。世間之物,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塵世萬物是天國的影子,你追趕它們,它們就逃走;你逃離它們,它們卻追隨你而來。

給人台階下

中學物理老師楊老師中午放學,路過學校後操場時,發現前兩天幫助搬運實驗器材的那幾位同學正拿著一枚實驗室特有的凸透鏡在陽光下做“聚焦”實驗。楊老師想:他們哪來的凸透鏡?難道是在搬遷時趁人不備拿了一枚?實驗室正丟了一枚。是上去問個究竟還是視而不見的繞道而去?為難之時,同學們發覺了他,從他們慌忙的神情中楊老師肯定了自己的判斷。當時的空氣就像凝固了似的,一分一秒也不容拖延。

楊老師快速地構思一番後,笑著彳兌“喲,這凸透鏡找到了!謝謝你們!昨天我到實驗室準備實驗,發現少了一枚,我想大概是搬遷過程中丟失了,我沿途找了好幾遍都未能找到,謝謝你們幫我找到了這枚凸透鏡。這樣吧,你們繼續實驗,下午還給我也不遲。”同學們輕鬆地點了點頭,空氣依舊是那麼溫暖,那麼清新。

這位老師采用了故意曲解的方法,裝作不懂學生的真實意圖,故意以為他們幫助自己找到了凸透鏡,將責怪化為感激,故意給對方找一個善意的行為動機,給對方鋪一個台階下,自然令學生在擺脫尷尬的同時又羞愧不已。

人人都有下不來台的時候,學會給人台階下,既可以緩解緊張難堪的氣氛,使事情得以正常進行,又能夠幫助尷尬者挽回麵子,增進彼此的關係。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給人台階下也要講究技巧。除上麵我們提到的找一個善意的行為動機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外,還有一種方式也能順利地給人台階下。這種方式為“順勢而下”,即你據當時的勢態,對對方的尷尬之舉加以巧妙解釋,使原本隻有消極意味的事件轉而具有積極的含義。

全校語文老師都來聽高老師講課,想不到校長也光臨“指導”,這下可使小高犯難了。他既怕課講得不好,又擔心有的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有失麵子。

課上,他重點講解了詞的感情色彩問題。在提問了兩位同學取得良好效果後,接著提問校長“公子”:“請你說出一個形容×××的美麗的詞或句子。”

或許是課堂氣氛緊張,或許是嚴父在場,也可能兼而有之,這位公子一時為難,隻是站著。

空氣凝固,高老師和校長都現出了尷尬的臉色。瞬間,這位老師便恢複正常,隨機應變地講道:“好,請你坐下,同學們,這位同學的答案是最完美的,他的意思是說這個人的美麗是無法用文字和語言來形容的。”

聽課者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高老師的這一妙解為校長公子尷尬的“呆立”賦予了積極的意義,使他順利地下了台階,也使高老師和校長擺脫了難堪的局麵。

會幹更會說

理發師傅帶了個徒弟。徒弟學藝3個月後,這天正式上崗,他給第一位顧客理完發,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留得太長。”徒弟不語。

師傅在一旁笑著解釋:“頭發長,使您顯得含蓄,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顧客聽罷,高興而去。

徒弟給第二位顧客理完發,顧客照照鏡子說:“頭發剪得太短。”徒弟無語。

師傅笑著解釋:“頭發短,使您顯得精神、樸實、厚道,讓人感到親切。”顧客聽了,欣喜而去。

徒弟給第三位顧客理完發,顧客一邊交錢一邊笑道:“花時間挺長的。”徒弟無言。

師傅笑著解釋:“為‘首腦’多花點時間很有必要,您沒聽說‘進門蒼頭秀士,出門白麵書生’?”顧客聽罷,大笑而去。

徒弟給第四位顧客理完發,顧客一邊付款一邊笑道:“動作挺利索,20分鍾就解決問題。”徒弟不知所措,沉默不語。

師傅笑著回答:“如今,時間就是金錢,頂上功夫,速戰速決,為您贏得了時間和金錢,您何樂而不為?”顧客聽了,歡笑告辭。

晚上打烊,徒弟怯怯地問師傅:“您為什麼處處替我說話?反過來,我沒一次做對過。”

師傅寬厚地笑道:“不錯,每一件事都包含著兩重性,有對有錯,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顧客麵前鼓勵你,作用有二:對顧客來說,是討人家喜歡,因為誰都愛聽吉言;對你而言,既是鼓勵又是鞭策,因為萬事開頭難,我希望你以後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徒弟很受感動,從此,他越發刻苦學藝。日複一日,徒弟不僅技藝日益精湛,而且逐漸學會怎樣應酬各類客人。

有句話說:“會說話,當錢花”,還有一句叫“會幹的不如會說的”,都是強調會說話的重要性。

不僅要會幹,也要會說,哪怕是一件極普通的日常小事,由於說話水平不同,所獲得的效果和回報也會大不相同。

一招鮮吃遍天

《莊子》一書中,有兩個技藝超群的人。一個是廚房夥計,一個是匠人,廚房夥計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國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不一定就是石匠)。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技藝超群,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