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馬謖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中計了,中的正是他最為擅長的攻心之計。
“剛才怎麼回事?有人來解釋一下麼?”典型的看戲不仔細,思緒雲遊四海,聽到馬良一聲歎息,林家仁才回過神來問道。
“呃,這個怎麼說呢,我也沒看懂。”玲聳聳肩,畢竟這東西不是她的專長。
喂喂喂,什麼叫“也”啊?我肯定能看懂啊隻是沒看而已,林家仁把目光對準了馬良,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複,雖然他心情不太好的樣子……
“唉,幼常太急進了,若能穩紮穩打,就算打不下來小城,也能夠自保以求再來啊。”馬良似乎看到了三年前坐在另一間相似屋子裏的自己,當年他也到了第二輪,考核的是為政之道,隻不過自己學藝不精沒能成功罷了。
軍事他是不怎麼懂的,所能提出的建議也是相當有限,所以風格偏向於保守,也就是小心謹慎少犯錯,能進一步絕不進兩步。“幼常還是少了幾分沉穩之氣啊。”
這話卻飄到了馬謖耳中:“四哥,你說的我能理解,可是當時的情況隻能如此了,強攻不下將士急躁,如果再拖必然士氣盡失隻得擊敗援軍方能不敗,現實中探子能力高些必然就能識得那些假消息了,這次隻是遭了他們的道而已。”吃了癟不肯認栽,小孩子還是挺倔強的。
林家仁卻越聽越糊塗了,什麼跟什麼啊,有人來詳細敘述一下麼?
馬謖說的卻不盡然。
應該說他是大意了吧,書童第一盤的失敗,或者說故意的失敗讓馬謖將麵臨成功的喜悅情緒帶到了這一盤中,便沒有了首盤中那樣的精打細算,或者說時間不允許他精打細算,需在十日內破城,又絕無圍點打援的多餘兵力,在初嚐甜頭之後便輕敵冒進了。
第五日都打到城頭眼看就要占領城頭了,馬謖以為對方依然不給力,直接將兵力全部配備到優勢城門之上,想要一鼓作氣通過城頭的占領拿下城門,卻不想對方不僅是在第一盤示弱,而且到此之前都是示弱!
站在城頭上的,除了他的士兵,剩下的都是身披正規軍戰甲的民兵!而真正的軍隊卻一副百姓打扮,從破開的城門中湧了出來將其擊退。
這還沒有完,在聽聞後方援軍突然加快行軍速度日以繼夜地趕來之時,馬謖又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一方麵留了三千軍隊圍城佯攻使之忌憚不出,自己則是想要趁對方疲敝立足未穩半夜劫營卻撲了個空,原來後方的五千援軍早就一分為二,一夥繼續保持原狀,一夥化整為零此時在城下集結與城中前後夾擊將他留守的三千人擊潰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馬謖急忙回援,卻被趕到此地的後方援軍黏住,死纏爛打,消磨殆盡,直到前方軍隊出現將他們包了餃子,馬謖才不得不投降。
馬謖覺得是情報不能確定真假因而導致判斷失誤,可是真實的戰場情報的可靠度又能有多少呢?除非你的臥底夠深夠忠誠,否則光靠一般的探子,是很難全麵地掌握住敵人的動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