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融通業務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1 / 2)

轉融通業務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金融

作者:趙媛媛

摘 要:自2010年3月推出融資融券試點業務以來,中國融資融券業務存在總體規模小,市場結構失衡問題。厘清轉融通業務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對於規範市場行為、促進融資融券業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簡單介紹轉融通業務的含義及其在中國推出的進程基礎上,分別從資金來源和資金應用角度分析了轉融通業務對證券市場的不同層麵及其參與者的影響。

關鍵詞:轉融通 資金來源 資金應用

一、 轉融通業務的資金來源與資金應用

(一)轉融通業務的推出進程

轉融通是指證券金融公司借入證券、籌得資金後,再轉借給證券公司,為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提供資金和證券來源,包括轉融資業務和轉融券業務。2011年10月26日,證監會發布《轉融通業務監督管理試行辦法》, 提出設立證券金融公司,規定其業務規則,並賦予其監督管理融資融券市場的職能。2011年10月28日,成立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75億元。2012年10月,公司完成第一次增資擴股,注冊資本金增加至120億元,這標誌著轉融通業務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融資融券模式選擇的核心得以建立。2012年8月27日,中證金公司發布《轉融通業務規則》、《轉融通業務保證金管理實施細則》和《融資融券業務統計與監控規則》,標誌著轉融通試點實質啟動。2012年8月30日,中證金公司正式開辦轉融資業務,11家證券公司進行了22筆轉融資融入申報,共計成交55億元。至目前為止,融資融券交易金額為3934.33億元。

(二)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與資金應用

《轉融通業務監督管理試行辦法》規定,其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通過證券交易所業務平台融入的資金,通過證券金融公司業務平台融入的資金,發行公司債券,借入次級債。其資金應用為正常的融資業務,銀行存款,購買國債、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經證監會認可的高流動性金融產品,購置自用不動產。

證金公司擁有自有資本金120億元。為滿足轉融資業務的資金需求,其於2012年11月26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90天期的短期融資券30億。並且計劃發行公司債券1000億,首期200億。證券金融公司目前沒有任何負債,具備發行次級債的條件。且其正積極申請銀行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相關資格。

二、從資金來源看轉融通業務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一)資本市場籌資

1.對投資者的影響

證金公司評級資信高,有政府背景,其發行的債券和股票具有信用風險低、收益低但收益穩定的特征。對於風險厭惡、期望穩定收入的投資者,購買證金公司的股票和債券是優先選擇。

2.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一般而論,證金公司發行債券和股票,將會使資本市場證券的供給增加,資本市場擴容會導致價格指數下跌。但在中國居民高儲蓄率背景下,證金公司所發行的信用風險較低收益較高的債券和股票,可以成為居民銀行儲蓄的替代品。優質資產可以激發資本市場的有效需求,所以轉融通業務不一定會對資本市場整體平均價格水平形成負衝擊,相反,由於其特性所吸納的新增入場資金,可能會穩定市場甚至推動價格指數上升。

(二)貨幣市場籌資

1.對機構投資者的影響

對於貨幣市場的資金供給方,金融機構投資者如商業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來說,由於借款人證金公司的信譽級別高,其轉融通業務具有市場壟斷性質,該項借款是較安全的。為金融機構創造穩定收入流的同時,合理規避了資金的應用風險,符合金融機構的合理、分散化資金配置要求。

2.對貨幣市場的影響

中國的現狀是貨幣市場資金盈餘,資本市場資金短缺。證金公司從貨幣市場籌資而將資金應用於資本市場,打破了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長期以來隔絕的局麵,使資金能夠在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上合理調節盈餘,有利於我國金融市場自由化、一體化的發展。同時,證金公司作為控製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的源頭,其授信規模能夠較大程度影響到資本市場資金的規模,便於防範、控製以及化解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