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管理體係研究(1 / 3)

高職院校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管理體係研究

工作研究

作者:蔡素穎

摘 要:本文介紹了依據平衡記分卡的企業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管理體係,分析了當前我國高職院校預算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借鑒企業在預算管理方麵的成功經驗,將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管理理念引入高職院校預算管理過程的研究思路,並對構建高職院校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管理體係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職院校 戰略導向 全麵預算管理 平衡計分卡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中具有特殊地位。目前,我國公辦高職院校的經費主要來源於國家財政撥款和自籌收入,為了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佳使用效益,各個高職院校對於財務管理高度重視,而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是預算管理。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高職院校的預算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導致預算管理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管理是一種在企業中應用較為成功的預算管理體係,經過多次變革,形成相對完善的理論體係和實際操作規範。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借鑒企業預算管理的成功經驗,構建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管理體係。

一、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管理

(一)戰略與全麵預算管理之間的關係

戰略原為軍事用語,現在被引申到經濟、科學、教育等領域。戰略是指組織針對環境和自身條件所確定的長遠發展目標,以及為實現目標所製訂的行動方案。全麵預算是指組織在一定時期內各個方麵的總體預算,是一種體現戰略化、係統化和人本化的現代管理模式,它的全麵性表現為預算內容的全麵、預算過程的全麵和參與人員的全麵。戰略與全麵預算管理的關係表現為:

1.戰略對全麵預算管理具有導向作用。戰略是綜合分析內外環境影響因素基礎上提出的未來行動方案,預算作為資源分配計劃也是麵向未來,因此,全麵預算管理應當符合組織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的要求,以利於戰略目標的實現。

2.全麵預算管理能對戰略起反饋與調整作用。全麵預算管理不隻是戰略管理某個階段的實施工具被動地貫徹既定戰略,它還具有改進組織和協調資源的能力,能夠構成新的核心競爭力,進而促進戰略的更新。

(二)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的基本工具

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的基本工具是平衡計分卡。平衡計分卡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是為了全麵評價企業經營業績而創建的一種戰略性工具,它的指標體係由財務、顧客、內部業務流程、員工學習與成長等4個維度構成,從4個方麵解釋戰略實現的動因。將企業的評價指標拓展為4個維度後,評價企業業績的依據不再局限於財務指標,而是通過平衡財務績效指標與非財務績效指標、滯後績效指標與前置績效指標以及企業內外群體之間的關係來全麵評價企業業績。4個維度的指標又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員工學習與成長指標支撐內部業務流程指標;內部業務流程指標支撐顧客指標;顧客指標支撐財務指標;財務指標的持續增長又為員工的學習與成長、內部業務流程的改善提供經濟保障。

(三)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的具體內容

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由戰略預算、經營預算和財務預算3個方麵內容構成:

1.戰略預算。戰略預算是確保戰略行動計劃實施所編製的預算,它以績效增長目標為主要依據,即根據績效目標與能夠達成的期望值來製定戰略行動方案。戰略預算改變以往的全麵預算資本支出方式,主要是對創新經營模式、新產品開發、新市場開拓、競爭能力培育等企業長遠發展所需資源的預算。

2.經營預算。經營預算主要包括對產品和服務銷售所得的預期年收入以及相應支出的預測。有別於傳統的全麵預算中的經營預算,戰略導向型全麵預算的經營預算的信息主要來自於平衡記分卡,而其中的開支預算則大多由作業基礎預算法確定。

3.財務預算。財務預算是通過參考戰略預算和經營預算有關數據而形成的一種經營戰略意義上的預算,其基本內容與傳統全麵預算下的財務預算相同,都是依據經營戰略和長期市場預測。

二、我國高職院校預算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