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農村信用社的精細化管理(1 / 2)

加強農村信用社的精細化管理

工作研究

作者:徐衛波

隨著農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信用社的各項業務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農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還比較粗放,必須加強現代銀行的精細化管理。

一 、農村信用社的管理現狀

隨著信用社的改革,各省(市)都成立了省聯社,縣(市)農村信用社也統一了法人,農村信用社管理上有所提高,業務穩健經營,經營效益明顯提高,發展走向新階段;資產規模增長較快,資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信貸結構有所改善,不良貸款有所下降;內控製度有所健全,防風險意識有所增強。

農村信用社管理上有所提高,但農村信用社管理上存在很多問題。管理體製和管理機製不適應發展,權力製衡機製比較薄弱,內控執行較差;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薄弱,人力資源管理體係不夠健全;員工文化水平低,整體素質不高,大部分員工隻能勉強完成基本的業務操作;業務產品單一,大多還停留在傳統存款、貸款業務階段,沒有理財產品;中間業務也僅限於結算業務手續費收入,中間業務的代收代繳業務較少;風險管理意識落後,風險管理體製滯後,不能正確處理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的辯證關係;風險管理方法簡單,缺乏科技防範風險措施。農村信用社的管理還是粗放式管理。

二、農村信用社推行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推行精細化管理是農村信用社穩健經營提高效益的需要,是合規經營防範風險的需要,是適應市場競爭和嚴格的外部監管的需要,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企業管理理念、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是社會分工精細化與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農村信用社精細化管理是對企業精細化管理行為的引申和運用,對農村信用社克服粗放經營、運用數據技術進行業務經營、成本和風險控製、進而實現價值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 、如何加強精細化管理

(一)加強內控製度精細化管理

加強內部管理,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認真尋找內控體係中的盲點,及時彌補內控薄弱環節。要把各個業務環節流程控製作為精細化管理的切入點,通過再造業務環節流程來控製細節,做到每一項業務的操作都能按照精細化的管理要求運作。同時,要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執行製度的嚴肅性,加大對基層營業網點的內控製度執行情況檢查力度,做到常規與專項檢查、現場與非現場檢查相結合,並實行後台部門聯動檢查。通過有效的檢查,進一步增強員工內控風險防範意識和製度執行能力,提科技防範水平,杜絕各類案件的發生。

(二)加強信貸資產精細化管理

信貸資產質量是農村信用社經營的“生命線”,是一切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麵強化和提升信貸管理理念,牢固樹立“審慎、規範、穩健”的信貸工作理念,並將這一理念全麵應用到信貸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麵,確保信貸管理疏密無漏,管出安全,管出效益。

要建立分類別的信貸操作實施細則,規範信貸操作規程,落實信貸管理責任。要細分信貸客戶,對新拓展的競爭性客戶貸款,實行一戶一策的差異化服務,提高服務水平;對現有正常的客戶,根據客戶產品周期、信用狀況、融資需求、風險程度和管理策略等不同情況實施分類管理,控製總量,把握進度,強化資金流向監控;從存量上做文章,對能控、能壓縮的要盡量壓縮,以保證和扶持本行優質的客戶的資金需求。對不良信貸客戶,按照清收、盤活、保全的不同策略實行分帳經營。要加強貸後管理工作,抓好貸後的精細化管理。客戶經理必須按照風險預警機製的要求,掌握好貸戶的實際經營情況,對貸戶的資金流向要心中有底。要時刻關注企業資金體外循環情況,特別是到期前更要嚴加監控,防止不良貸款反彈。

(三)加強負債業務精細化管理

對農村信用社來說最重要的始終是存款,存款是穩定的信貸資金來源。一是要細分客戶市場,提高服務水平,找準自身的市場定位,突出主攻方向,增加農村信用社在存款市場中的競爭力;二是要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在機製上完善員工的考核辦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三是培育和穩固優良客戶,創造條件為高端客戶提供個性化差別化服務,加強與政府部門、存款大戶的溝通,擴大對公市場份額;四是轉變競爭策略,大力實施客戶關係處理,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理好財,服好務,提升客戶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