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期間,叛軍尹子奇奉命圍攻睢陽城(今河南商丘縣),守城的張巡運用智謀,挫敗了敵人一次次的進攻。
攻城之前,叛軍製造了一種雲梯。攻城時,把雲梯推到城牆邊,梯上的人就可以跳上城頭,發起攻擊。張巡了解這些情況後,就預先讓人在城牆內秘密地鑿好三個牆洞。叛軍攻城,他們的雲梯快近城邊時,張巡讓人從一個牆洞中捅出一根頭上安著大鐵鉤的長木頭,鉤住雲梯,讓它欲退不得;從第二個牆洞則捅出一根大木頭,頂住雲梯,使它欲進不能;在這同時,又從第三個牆洞中,很快捅出一根頭上裝著鐵籠子的木頭,鐵籠裏盛著正在燃燒的火種。這火立刻就把雲梯燒著了,敵兵隻得狼狽逃命。
幾場仗打下來,叛軍也變得聰明起來,他們又推出一種鉤車,鉤住睢陽城上的閣樓的柵欄,想借以爬上城去。張巡讓人又用一根大木杆,頭上裝了連鎖大鐵環,用它套住敵人鉤車上的鉤子,把它拔掉,使鉤車成了廢物。
叛軍還曾製造過一種木驢攻城。張巡指揮士兵將滾燙的鐵水從城頭倒下去,木驢頃刻燒毀,藏在木驢體內的敵兵有的被燙死,有的被燒死,木驢計也告失敗。
後來叛軍在城外用裝了沙土的大袋子和柴草,想壘起一條登城的坡道。張巡洞察了敵人的意圖,就讓手下趁敵兵不備時,每天偷偷地往修建中的坡道上扔一些鬆樹枝和幹草。等到攻城之時,張巡讓人在坡道上放了一把火,坡道頃刻成了一條火龍,燒得叛軍焦頭爛額,再也別想攻入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