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民警雖“傻”卻“能”
身邊黨員
作者:羽鵬
在大連市,有這樣一名民警,有人說他“傻”,把業餘時間和個人的“私房錢”都用在了社區工作;也有人說他“能”,想方設法深入社區采集、分析和管理各種信息;有人說他“好”,始終堅持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他,就是51歲的高家派出所社區民警孫毅。
他是轄區的“活地圖”
2002年8月,孫毅由部隊轉業到地方,參加公安工作。剛擔任社區民警期間,孫毅利用下班和周末時間走訪,走訪完畢還要在所裏整理數據,每天晚上都九、十點鍾才回家。不到半年,他就將2000多戶居民全部走訪一遍,他的腰圍也為此瘦了一圈。工作中,孫毅發現用本子記錄走訪信息,既不利於統計,又不方便查詢,就想通過電腦進行社區警務管理。於是,他拿出僅有的2000元錢,又向親戚借錢,購買了一台二手筆記本電腦。愛鑽研的孫毅虛心向轄區內的大學老師和大學生學習,很快就能熟練地運用“圖表、圖文、圖像”法采集存儲轄區的各種信息,並在這一過程中,全麵掌握了轄區情況,做到了“一口清、問不倒”。
近年來,省廳、市局、分局曾先後從不同側麵對孫毅進行考核,他以百分之百的熟悉率,成了名副其實的“考不倒的社區民警”,被百姓譽為轄區的“活地圖”。
他是群眾的“親戚”
共建社區有個患精神分裂症的居民叫董文武,在他的生活問題上,這些年來孫毅操碎了心。為了能讓董文武自食其力,孫毅先是花了3000多元為他置辦了製作煎餅果子的設備,又花了600多元為他買了一部二手手機並存上話費,以便隨時聯係。之後,董文武因病情複發多次走失,都是孫毅費盡周折把他找回來。董文武80多歲的老母親逢人就說:“孫毅是我們家的恩人,沒有他,就沒有我們家現在的安穩生活!”一天,老太太給孫毅打來電話,說董文武出車禍了。孫毅當即放下手中的工作,開車直奔醫院。來到董文武的病房,孫毅關心地問這問那,得知傷勢不重後,給他留下了1000元錢,並叮囑董文武好好養病,董文武眼含熱淚一個勁兒地點頭。更令董家人感動的是,逢年過節,帶著米、麵、油、衣服、錢的孫毅,成了董家的“外姓親戚”。
他是社區的“大管家”
擔任社區民警至今,孫毅把所有的公休日、節假日都用在了為轄區百姓服務中。長年與百姓真心相處,百姓已把他看作自家人,不但放心將家中的老人、孩子和精神病人委托孫毅照看,甚至連家中的鑰匙也放心地交給孫毅保管。居民滕傑長期定居外地,便將鑰匙交給孫毅。有一年大年初一,滕傑家中的暖氣管爆裂,孫毅帶著妻子迅速趕到他家,將積水清除幹淨。轄區裏不少孤寡老人都把家中鑰匙配了一把給孫毅。雖然這給他增加了不少負擔,但孫毅每次都是有求必應。為了方便居民,他發放了6000多張“警民聯係卡”,上麵印上了自己的手機號碼。現在,居民有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打孫毅的手機,而他總是樂此不疲地幫助群眾解決問題。
孫毅用實幹和奉獻贏得了老百姓的擁戴,也獲得了各種榮譽和褒獎。大連市沙河口區委、大連市公安局、大連市委政法委先後下發了向他學習的決定;他先後多次被評為“大連市社區民警標兵”,榮立省公安廳個人一等功1次,大連市公安局個人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榮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遼寧省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遼寧省雷鋒式政法幹警”“大連市優秀共產黨員”“大連市勞動模範”和“大連市道德模範”等諸多稱號,還獲得了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
雖然孫毅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舉,但他始終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件事,一心隻為轄區居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祥和生活。這個平凡的社區民警,足以感動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