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客姑妹撈蝦(1 / 1)

客姑妹撈蝦

——唐玉文

美麗的富川瑤鄉,山清水秀,魚躍蝦肥。美麗聰明又勤勞的客姑妹,除了善於織布刺繡之外,還非常愛撈蝦。對心善貌美的客姑妹們來說,撈蝦,實在是一種開心有趣的事兒。

富川的河溝多,富川的水兒甜,富川的蝦兒嚕嚕肥。水甜養出肥蝦群,肥蝦引來客姑妹。在富川瑤鄉,每個客姑妹都有一個金竹編成的蝦簍,每人都有一張眼密框硬的綁在長竹篙上的大網絞。大姑娘撈,小妹仔撈,春時撈,冬時也撈,撈蝦已經成了客姑妹們的一大愛好。每天清晨,她們便身係蝦簍,肩扛網絞,呼朋引伴,說說笑笑,迎著朝陽暖霧向水清蝦肥的河塘溝汊走去。拿著精致的網絞,一條條溝梳,一道道河撈,從日出撈到太陽落,從太陽落撈到月亮起,這才用網絞竿兒拗著沉甸甸的蝦簍,餘興未盡地回家去。人人臉帶笑,簍簍肥蝦跳,那些會撈的,蝦簍裝滿了用編織袋裝,一天能撈個幾十斤,買個幾十元呢。

看客姑妹撈蝦,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她們高紮著褲腿,高挽著衣袖,水映著倒影,手把著長篙,左撈右撈,上撈下撈,眼盯著水麵,風撩著劉海,挪著鮮藕樣的腿腳慢慢地順著河溝往前移動。她們撈一陣,便將網絞提出水麵,揀走絲草螺殼小沙石,把肥蝦抖成堆兒抓進竹簍裏去。揮篙,柔臂輕展,曲肘,柳腰微直,抓蝦,倩影兒流蜜,喝,宛若畫中仙!細柳拂著她們的纖腰,清風撩著她們的笑靨,柔波吻著她們的小腿,一撈一揀一彎腰,一抓一放一輕笑,這其中的情趣和韻味,可真是愜意得難以形容!而且,她們一邊撈蝦還一邊哼唱山歌,撈到哪裏,就哼唱到哪裏,水有多柔,歌有多甜,河有幾長,情有幾長——這些可愛的客姑妹,她們正是用撈蝦來陶冶自己的性靈,釀造自己幸福甜美生活的啊!

到夜,撈蝦妹一放下碗筷,就去煎蝦。她們燒辣鍋頭,把白天撈回的肥蝦倒進鍋裏,文火煎熟。火兒笑,蝦兒跳,客姑妹的臉也隨之興奮得泛紅潮。煎好了,她們就把那紅噴噴的蝦兒倒進簸箕、笸籮裏,端著走到街上門樓去。日裏撈蝦妹們的歡樂在河邊,也裏撈蝦妹們的歡樂在街頭。她們把簸箕、笸籮擺在石條上,挑揀混在肥蝦裏的絲藻、石渣、螺殼,直到把蝦子兼得幹幹淨淨為止。其時,她們一邊揀,一邊講述日間撈蝦時的趣事:誰碰到蛇啦,誰撈到鯉啦,誰假借撈蝦將定情的新鞋給了那個帥氣的他啦,嘻嘻哈哈,嘰嘰喳喳,月光照著蝦兒也照著她們,把這人這蝦這街這巷全都融彙進了寧靜鄉村的小夜曲裏。她們笑啊,鬧啊,鬧啊,笑啊,簸箕、笸籮裏的蝦兒早就揀幹淨了,但她們湊在一起說笑還是舍不得回去。直到她們的阿媽大聲催促,小妹幾次來拉,這才餘興未盡、戀念不舍地端著蝦兒回家去。臨散夥了,也沒忘記邀伴:明天早起點兒,一道進城買蝦。就是回家躺下了,她們的心兒也很難平靜。不是祈望明天的蝦兒能買個好價,就是盤算著將這賣蝦的錢買些什麼適用的東西。買絲線,買布料,買手鐲,這其中不論怎樣核計,也忘不了要幫她的情郎哥買一件,最能表達她心意的好信物……

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致富觀念的改變,過去的撈蝦妹,現在已經成了名揚遐邇的種養致富典型:她們養魚養蝦,養豬養羊,成了家裏家裏家外掙錢發財的能人。過去她們大把大把撈蝦,如今她們大把大把賺錢,將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親手開創!——本文已發表在《賀州日報》2007年5月18日報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