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三日,北風呼嘯之下,茫茫曠野中飄起了鵝毛大雪,氣溫陡降,曠野中寒冷刺骨。
馮勝傳令所有軍士和民夫在軍營中避寒,以免凍傷。
馬三保以以鐵錘狠狠敲打,方才弄下兩塊冰塊,放進水鍋中燒水煮茶。原來天氣寒冷之下,水缸中的儲水盡皆凍成了石頭一般的大冰塊。
朱權看得好笑,心中忖道:我這燒水煮杯茶都是那麼費勁,你納哈楚十七萬騎兵,還有十七萬的馬匹要想喝水隻怕更要大費周章。
連續兩日的風雪過後,雪總算是小了下來。明軍一眾將領在馮勝的率領之下,走過白茫茫的曠野,來到江邊查看,隻見寬闊的鬆花江上已然冰封一片。朱權大著膽子走到冰上,隻覺得腳下猶如踩到了石板地一般紮實,心中甚喜,輕輕在上麵蹦了兩下,冰層也是毫無動靜,顯見得已然凍得相當結實。
回到軍營帥帳,馮勝當即傳下軍令,讓傅友德,藍玉,常茂,常升統帥所有五萬五千騎兵準備出發,搜尋北元大軍所在。
傅友德讓常家兄弟出去整頓軍馬,將戰馬盡皆喂飽,軍士攜帶口糧以及烈酒禦寒。轉過身來指著地圖上的大興安嶺綿延的山脈,對藍玉說道:“目下天寒地凍,不論元軍是燒火取暖,還是燒火融冰雪飲用,都需要大量的木柴。你我分兵兩隊,相距不可太遠,自南朝北順著大江而上,你帶兩萬人馬走靠近山脈那邊,若是發現元軍上山伐木砍柴,追殺擾襲,不可力拚。我帶兩萬五千人馬走江邊,讓韃子大軍無法自江中安心取水。”
半個時辰之後,傅友德和藍玉率領數萬騎兵緩緩走過堅實的冰麵,浩浩蕩蕩的出發,去了大江對岸之後。朱權找來兵部火器司的範文剛,率領一百明軍士卒,取了許多火藥,陶罐,竹子等物事朝江麵上走去。
來到江心位置,朱權讓司馬超在冰麵上挖出一個小坑後,再將塞滿火藥,以油紙封好的陶罐放入坑中,其餘軍士也照這樣炮製,在冰麵上每隔十餘丈就挖坑放入一個滿置火藥的陶罐。
眾人眼見他如此吩咐,不由得納悶。朱權取來一個竹子,笑道:“竹筒中的竹節全部捅穿了,咱們用藥撚設置其中,就能引爆這些個地雷。”
待得軍士將藥撚緩緩穿過竹筒,朱權蹲下身來,輕輕在“地雷”露出冰麵的側麵敲出一個洞來,將設置藥撚的竹筒插入“地雷”中,再將其餘竹筒接在後麵,一直朝江邊軍營而去,連接完畢之後,又讓一眾軍士取來些積雪覆蓋其上,將“地雷”埋入雪中隱住,轉頭笑道:“若是納哈楚給副帥騎兵襲擊之後,說不定也會依樣畫葫蘆的來這麼一手,讓咱們也無法取水,這些東西就是給元軍準備的。”
鬆花江畔一處開闊之地,營帳連綿十餘裏,正是納哈楚的遼東大軍所在。
納哈楚和觀童正站在江邊,看著千餘士卒在江麵上鑿擊堅冰,挖出一個個洞來,再以水桶取水,心中都是沉甸甸的。原來這數日來天寒地凍,夜間尤其寒冷難耐,士卒須得燒火取暖。軍營中雖然放置了無數的大鍋,裝滿了積雪在篝火上融化飲用,但若是想以此滿足十七萬士卒連帶馬匹的引用,還是等若杯水車薪,無奈之下,隻得一麵派人在江麵鑿冰取水,一麵派遣士卒去不遠處的西麵大興安嶺之上,砍伐燒火所必須的木柴。
正在此時,一個元軍斥候快馬疾馳而來,向納哈楚稟報了正南方向,發現一股明軍騎兵奔襲而來。
納哈楚心知此次馮勝手下北征大軍,騎兵也不過五六萬左右,聽得對方居然以少擊多而來,不由得出乎意料之外,皺眉傳令三軍備戰,轉頭對觀童說道:“明軍騎兵以寡擊眾,顯見得另有詭計,你率領大軍靜觀其變,我帶領兀良哈三衛六萬人馬前去迎敵。”眼見觀童躬身領命,當即上馬率領三衛首領,及其麾下六萬精兵朝傅友德的方向迎來。
此時傅友德所率的兩萬五千明軍騎兵還在數十裏之外,聽得斥候稟報遭遇元軍斥候,心知此處已然離元軍大營不遠,略一沉吟間,吩咐眾軍下馬,自江麵上行到了對岸,並讓手下軍士去西麵數十裏之外尋找藍玉大軍所在,傳出自己的軍令,讓他擾襲元軍,不可貪圖殺敵以至於給對方優勢兵力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