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隱身的糊塗之道:要想認得寅先要看得透(3)(1 / 3)

糊塗智慧可以成就大事業,能經受時間考驗;聰明隻能帶來一時的成功,總有機關算盡的時候。當然,聰明不是錯,更不是罪,關鍵是要用好自己的聰明,把聰明轉化為智慧。這樣,才能為自己的人生錦上添花,而不會讓它成為美麗的泡沫。

糊塗是一種傻瓜精神

有一道題問:如果漂流到一個荒島,隻能帶三樣東西,你會帶什麼?許多人回答:一棵檸檬樹,一隻鴨子,一個傻瓜。為什麼不帶聰明人而帶傻瓜?因為聰明人會砍掉檸檬樹,吃掉鴨子,甚至最後害了主人。隻有傻瓜,才能執著地拚命努力,最後能種瓜得瓜。生活中,人們需要這種傻瓜精神。傻瓜精神是一種智慧的處世方法,有傻瓜精神的地方往往會發生奇跡。

一般說來,生活中精明人有精明的算計,傻瓜自然也有傻瓜的辦法。傻瓜對許多事是不過心的,缺乏精明人的一些算計和設想。不過,算計和設想雖是好事情,可好事情的另一麵常常就是陷阱,就造成人的過失。而傻瓜缺乏那樣的算計,也就避免了那樣的算計,也就避免了那樣的過失,也就無陷阱可言。傻瓜不會過分注意身邊的潛在危險和可能要失去的東西,所以他們往往對事物並不主動出擊,這樣既不會使危險擴大,又能最終成就一些事業。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主人公阿甘在人們的眼中一度像個白癡一般,但是他卻幹出了偉大的事業。阿甘出生在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的綠茵堡鎮,由於父親早逝,他的母親獨自將他撫養長大。

阿甘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小的時候受盡欺侮,他的母親為了鼓勵他,常常這樣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接下來的一顆會是什麼味道。”他牢牢地記著這句話。在社會中,阿甘是弱者,他幾乎沒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於是,他選擇命運為他做出的安排。

阿甘的智商隻有75,但憑借跑步的天賦,他順利地完成大學學業並參了軍。在軍營裏,他結識了“捕蝦迷”布巴和神經兮兮的丹·泰勒中尉。隨後他們一起開赴越南戰場。戰鬥中,阿甘的小分隊遭到了伏擊,他衝進槍林彈雨裏搭救戰友,丹中尉命令他乖乖地待在原地等待援軍,他說:“不,布巴是我的朋友,我必須找到他!”雖然沒能最終挽救布巴的生命,但至少,布巴走時並不孤單。

戰後,阿甘決定去買一艘捕蝦船,因為他曾答應布巴要做他的捕蝦船的大副。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丹中尉時,丹中尉笑話他:“如果你去捕蝦,那我就是太空人了!”可阿甘說,承諾就是承諾。終於有一天,阿甘成了船長,丹中尉當了他的大副。

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馬,可珍妮有自己的夢想,不願平淡地度過一生。於是,珍妮讓阿甘離自己遠遠的,不要再來找她,可阿甘依舊會在越南每天給珍妮寫信,依舊會跳進大水池裏和珍妮擁抱。珍妮說:“阿甘,你不懂愛情是什麼。”阿甘說:“不,雖然我不聰明,但我知道什麼是愛。”珍妮一次又一次地離開,但阿甘從未放棄過她。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傻瓜的天性裏含有一種自然的忍讓、寬容和視而不見,是一種精明人很難做到的事情。傻瓜由於自身的特點,目光往往是不夠尖銳的,這樣他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挑剔。一個不去挑剔生活和別人的人,是幸福的。而生活中的糊塗智慧就是這樣。

曾讀一篇妙文,其中有句話恰好道出了其中的奧妙:“天下最傻的人,是把別人當傻子的人!”阿甘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拜賜於他的傻、不計較輸贏得失。阿甘總是那麼快樂、那麼勇敢,我們以為他不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沒想到,原來他一直都承受著因歧視而帶來的痛苦,從而不希望他的孩子同自己一樣,原來他不是不知道,隻是裝糊塗,不計較。

患得患失才是真糊塗

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岩破產時,家人為財去樓空而歎惜,他卻說:“我胡雪岩本無財可破,當初我不過是一個月俸四兩銀子的夥計,眼下光景沒什麼不好。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吧。”胡雪岩的這種得失心誌當數“糊塗之極”,然而,失去的已經不再擁有,再去計較又有何用?所以,還是糊塗一點為好。

人生的許多煩惱都源於得與失的矛盾。如果單純就事論事來講,得就是得到,失就是失去,兩者涇渭分明,水火不容。但是,從人的生活整體而言,得與失又是相互聯係、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將其視為同一件事情。我們不認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什麼事情純粹是利,有什麼東西全然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