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擁抱創業時代(1 / 1)

擁抱創業時代

卷首

創業的選擇有千萬種,工業需要、農業需要,服務業也需要。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創新的機會,有誌者當擇其善者而從之。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樣一份非常簡單質樸的辭職信,在四月份迅速成為“流行語”。擊中人們的是對擺脫舊有生活秩序的渴望,而這種渴望正在融入另一股潮流——創業。你有沒有聽到身邊的朋友談起創業,有人就感歎現如今無論走到哪裏,都能聽到人們在談論,不是創業的項目,就是創業的夢想。

一個嶄新的創業時代正在來臨。

有來自政府層麵的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在4月21日再度得到政策支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就促進就業鼓勵創業出台組合拳,部署5項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的政策措施。從國家層麵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網上創業,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技術人員在職或離崗創業等,體現了國家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思路。

有來自市場方麵的需要,世界經濟的此起彼落,“一帶一路”上的開拓進取。新一輪城鎮化的機遇、經濟轉型期的機遇、消費市場轉移的機遇,都孕育著與之前完全不同的市場需求,敏銳的先行者們應該率先入場,在未知的領域開創出新的事業。

更有來自科技方麵的改變,無論是人體的基因測序,還是環境保護的再造,新的技術都在催生創業者的夢想。諾貝爾經濟學獎學得主愛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在《大繁榮:大眾創新如何帶來國家繁榮》中說,工業化地區創新能力的大小,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能夠在多大範圍以及多深程度上接觸並使用最新科技。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每一個傳統行業都麵臨著挑戰,是涅槃重生還是萬劫不複,取決於每個行業領導者創新意識的強弱,墨守成規就會麵臨出局。

世界這麼大,你想怎麼看?

這既是一個創業時代,也是一個創意時代。各種創業比賽、創業沙龍、天使投資,給“異想天開”的年輕人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如今站在創業風口處的正是一群出於興趣愛好,努力把創意變為現實的“創客”,於是我們看到休閑旅遊、移動醫療、3D打印等各個領域不斷湧現新的創業者。

當然,並不是城市才是創業者的天堂。也有更多的人發現,鄉村或許才是未被挖掘的創業金礦。本期《小康》雜誌為大家推薦的就是一群城市裏年青人返鄉創業的故事,無論在海南,還是在四川,無論是種菜、養蟹,還是種稻,養雞,這些年輕人重新進入農業領域所采取的生產、銷售方式都與他們的前輩截然不同,而這不也是一種創新嗎?選擇返鄉,看起來是一種逆流而上,他們的故事因此各不相同,但其創業精神卻是相通的。

創業的選擇有千萬種,工業需要、農業需要,服務業也需要。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創新的機會,有誌者當擇其善者而從之。創業之路不會一帆風順,創新之路更會挑戰重重,選擇衝浪的人們要做好落水的準備,也要有再度從水底衝上巔峰的勇氣。

一個創業的新世界已經開啟,年輕人要勇敢地去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