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凡事要有一個“度”(1 / 2)

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位樂師能演奏許多美妙的樂曲,常常被人請去演奏,深受大家歡迎。有一次,樂師被一位大富翁請到府中表演,一曲曲優美的音樂令富翁心曠神怡。富翁聽著很高興,對樂師說:“如果你能照今天的曲目演奏下去,晝夜不息,我可以送給你百畝良田。”樂師毫不在意,反問富翁:“若我一直演奏下去,你真的能一直聽下去嗎?”富翁以為樂師不敢接受這個苛刻條件,就回答說:“當然,隻要你演奏著,我就聽著。”

樂師很高興地接受了富翁的苛刻條件。他把樂器調了調,定了定神,開始演奏起來。如水的曲調在富翁的屋內灑開,而富翁則躺在榻上,閉著眼睛盡情欣賞。樂師果然功力非凡,三天三夜都沒有停息,一遍又一遍地演奏著那首優美的旋律。

第四天,富翁實在受不了了。現在他聽著這首曲子,再也感受不到那優美動聽的韻味了。那曲子竟然變成了令他煩躁不安的噪音。

第五天,富翁認輸了,十分懊惱地給了樂師百畝良田,把他打發走了。

以上這個故事啟發我們:凡事都要有個“度”,越過這個“度”,好事也會變成壞事。這個“度”就是做事的分寸,其實也是一條警戒線。它是規定事物性質的數量界限。超越這一個界限,事物就會向反麵轉化,會帶來不良的後果。

生活中,大凡聰明的女人都知道:凡事皆有度,凡事須有度。對待生活如此,對待健康如此,對待感情如此,對待人際關係如此,對待工作亦如此。

然而,在生活中,最難掌握的就是這個“度”。下麵我們來看一個事例:

阿青開始戀愛時,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然而,遺憾的是,她並沒有修成正果。

阿青的男朋友大她3歲,兩個人年齡差距不算大,但阿青總像個小孩子,她的男朋友總是細心地嗬護著她,看著她笑,看著她哭,任由她心情不好的時候拿他出氣,哪怕是打罵都可以。而且,從不表示異議或抗議,因為他愛阿青。

自從阿青戀愛後,有同學、同事或者朋友一起聚會時,她要麼是推掉聚會,說自己在家陪男朋友;要麼就是人去了,心不在焉地坐一會兒,三句話不離她男朋友。過去逛街買衣服,看到什麼新鮮樣式她都忍不住要試一試,即使不買,也要過把癮。現在卻常是看一眼就興致索然,問她緣由,她說那種顏色和樣式她男朋友肯定不喜歡,聽得我們心裏一陣黯然。

阿青喜歡看帥哥,常常三心二意。但是,她卻要求男朋友必須一心一意,把整個心都交給她。阿青的一些陋習更會讓她的男朋友崩潰。她喜歡經常偷偷翻查他的手機,總是嚴格管控他的用錢和用途,把查崗查勤當成了製度執行,嚴密肅清他身邊所有異性;挑他最忙的時候盡說些廢話;把吃醋當成了修身養性療效;凡事習慣蠻不講理蠻橫霸道;逛街當成娛樂還硬讓他陪同;一件小事反複嘮叨讓人發瘋;在公眾場合不顧及他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