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議小學作文創造性教學(1 / 2)

小議小學作文創造性教學

文學研究

作者:梁向紅

【摘要】小學作為教學的基礎階段,對學生日後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的影響。因為隻有學生打好了學習的基礎,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而寫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存在著許多問題。文中首先談及了寫作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與現今教育成果並不理想的矛盾,接下來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應從閱讀、素材、多練這三個方麵加大力度,探討切實有效的創造性小學作文教學的新策略。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策略;創造性的教學改革

寫作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教育內容從小學開始逐步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寫作指導訓練對其將來打下良好的文字基礎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我國的小學作文教學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長期未能在培養學生寫作樂趣和創造力等方麵取得理想的成就。這就需要我們針對小學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認真思考哪些方麵存在不足並對創造性的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和探索。

一、目前小學作文教學的不足之處

1、忽視情感在寫作中的重要地位

寫作與其他學科在學習理念上有著較大的不同,它不是要求學生記住概念或掌握公式,而是偏重於自我認識的表達,是由內而外的主觀抒發。在這一過程中,對事物的認知雖然不可缺少,但情感才應是其中的主要動力。處於寫作啟蒙階段的小學作文教學,本應將這一理念盡可能地傳達給學生以便形成一個良好的開端。但目前多數的小學作文教學都在認知和情感這兩者地位的認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導致作文課上的寫作指導往往側重寫作技巧、篇章布局和語言運用等認知方麵,卻忽略了情感這一寫作的本質精神 。盡管小學生的寫作受到成長閱曆等的限製,其思想和情感的表達不如中學生或成年人那樣深刻,但從他們對寫作內容的選擇和對寫作對象的看法中仍然能夠體現出簡單的思想認識和情感傾向。然而我們卻很少看到這種表達天真的童趣和純樸的情感的小學作文,充斥我們眼球的多是一些不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虛假空洞的作品。這說明在現有的小學作文教學模式下,學生們根本無法將自己的真實情感灌注到所寫文章中去,這種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憂慮和反思。

2、嚴重抑製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許多小學生經常抱怨作文太難,沒有信心也不願多動筆去寫,作文幾乎成了最不受孩子歡迎的家庭作業。這固然有小學生剛接觸寫作而不能適應的原因,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方法不當、缺乏與學生溝通等種種問題。許多教師沒有對小學作文教學的課程標準進行認真鑽研,鼓勵甚至強製地要求學生按照某種規定的標準和套路去完成寫作,且在作文批改時過於簡單和泛泛而論並著重指出學生作文中的不符要求之處,很少願意去發現那些稚氣的文字中包含的即使很微弱的獨到閃光點。這樣一來,學生在寫作文時就隻能生搬硬套,努力使自己的所言之物向規定的模式靠攏,而非經過獨有的思考來表達自己的東西。這也就不難解釋小學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創造性的原因所在了 。由於教師在評議學生作文時一味地批評學生作文中的不足而非以溝通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寫作中的問題,所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被嚴重抑製的同時,其積極性和自信心也會在教師毫不留情的評語中受到挫折,最終造成學生不願甚至害怕寫作文的惡果,發揮創作性思維更是無從談起,長此以往便形成惡性循環。通過這樣的分析可知,對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實施改進已是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