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博士和太平紳士
多年以來,在政治權力這個領域,好像永遠都是男子角逐的舞台,一向嚴肅的國際組織更是男子統領的天下,雖然不時也會有像美國的國務卿賴斯、德國的總理默克爾這樣的女人身影閃現,但大多數都是以服務或者參與的角色進入,而且女性對權力和家庭的協調也許具有天生的弱點,許多人是犧牲家庭的代價來換取權力的職位,比如賴斯至今未婚。但是陳馮富珍的當選,無疑為這個枯燥的舞台,吹來一股清新之風,增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翻開陳馮富珍的履曆,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真實、更鮮活的中國傳統女性!
陳馮富珍原名馮富珍,由於夫君姓陳所以後來組合成名陳馮富珍。1947年,一個小生命伴隨著啼哭在香港呱呱墜地,這使嬰兒的父母、華人馮錫良夫婦欣喜萬分。馮錫良祖籍中國廣東順德,抗日戰爭後期與鄉中兄弟好友結伴來到香港謀求發展,
陳馮富珍小的時候在香港念書的時候就非常優秀,她成績非常好,總是前幾名,而且熱心於集體活動,同學們給她的評價是能幹,熱情,平易近人。
陳馮富珍有著十分優秀的教育背景,可以說她今日的成功與不斷地學習和求索是分不開的。陳馮富珍於1966年至1969年在香港羅富國教育學院學習,1970年至1973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學習,後取得文學學士學位;1973年至1977年又於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學習,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1977年至1978年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市維多利亞醫院實習;1984年至1985年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取得公共衛生理學碩士;1991年於美國波士頓哈佛商學院進修管理發展課程;1996年於中國清華大學進修中國研究培訓課程;2000年於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進修高級中國研究課程。她還是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可以說她的成功與她一直孜孜以求,不斷學習進步有著很大的關係。
從1978年開始,陳馮富珍開始在香港衛生署工作,在香港衛生署的幾年,陳馮富珍可謂一帆風順,從一名普通醫生直到香港第一位女性衛生署署長,這一路走得異常順利。從1978年她進入香港衛生署醫生,至1985年的這七年裏,陳馮富珍擔任香港衛生署醫生,主要從事婦幼保健服務,在這七年裏她兢兢業業,贏得了病人和同事的好評。她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對病人非常關心,在這個崗位上,她贏得了很好的名聲,為她以後進入政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85起又任香港衛生署高級醫生,主要從事家庭健康服務,負責管理婦幼保健和家庭計劃以及培訓和監管醫務人員。1987年至1989年任香港衛生署首席醫生,主管衛生行政,負責監管初級醫療保健服務和醫務人員的管理。1989年擔任助理衛生署長,主管個人衛生服務,負責管理健康教育,婦幼保健,家庭計劃,門診和社區健康等服務的實施。1992年擔任副署長,協助衛生署的各項管理,其中包括製定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及管理醫療服務。1994年擔任衛生署署長,成為香港第一位女性衛生署署長,主要負責協助政府製定衛生政策,執行食品,藥品,控煙,傳統中醫和私營醫院方麵的公共衛生法例,領導及協調本地公共衛生服務,管理7000名員工以提供初級醫療服務。
2003年8月,在辭去香港衛生署署長一職後,陳馮富珍接受世界衛生組織的邀請,出任世界衛生組織保護人類環境總監,領導世界衛生組織環境衛生工作與區域辦事處和從事衛生事業的機構合作,成為首位出任世界衛生組織高層職位的香港人。爾後,於2005年出任世界衛生組織傳染病部門助理總幹事兼大流行性流感總幹事代表,領導世界衛生組織支持國家對大流行性流感的準備工作並協調全球對禽流感以及其他傳染病爆發的應對,世界衛生組織對傳染病的監測和應對,以及被忽視的熱帶病及有關的研究和培訓。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專門應對禽流感的協調部門,便由陳馮富珍負責。她是目前負責全球抗擊禽流感國際合作事務的核心人物之一。
接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邀請並非意外,因為陳馮富珍此前就有大量的國際衛生工作相關經驗:1992年西太區第43屆區域委員會會議組織者,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第49屆區域委員會主席,1999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社會安全部長圓桌會議主持,1999年至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製框架公約工作小組副主席,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傳統藥評估與研究方法指南會議主席,2000年至2002年任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國際藥品管理機構會議計劃委員會主席。
可以說陳馮富珍當之無愧是一位傑出的醫學博士,同時,由於香港的特殊曆史地理位置,她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太平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