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當陳誌雄決定離開香港去加拿大讀書時,陳馮富珍擔心距離的遙遠會終結他們之間的愛情,苦惱之下她請教了她的母親,母親告訴她應該選擇“追隨自己的心”到加拿大去。而當陳誌雄決定成為一名醫生的時候,她又擔心男友繁重的醫科學習會讓他沒有時間陪伴她。於是她決定棄文從醫,和男朋友一起學習醫科。在她參加醫學院麵試的時候,麵試的學院主任卻告訴她:“你可能更應該成為一名家庭女性而不是一名醫生。”別人對自己的否定,並沒有動搖陳馮富珍學醫的決心。最終,這對熱戀中的情侶一起考進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醫學院。兩人選擇在入學之前舉行了婚禮。但是開始的學習生活對於陳馮富珍來說真的很難,因為她從小就不善理科,不過好在有丈夫的全力相助,每天晚上給自己當家庭教師。就這樣,夫婦倆一起刻苦攻讀,終於闖過了學習關。就在陳馮富珍完成學業,並且順利在加拿大找到一份實習工作時,她卻不得不離開加拿大返回香港,她的婆婆生病了,“作為一名傳統的亞洲女性,我選擇追隨我的丈夫,所以我必須和他一起回香港照顧母親。”
從香港衛生署署長的職務上退休後,陳馮富珍立刻收到了世界衛生組織保護人類環境總監的聘任書。陳馮富珍在短短數小時裏谘詢家人和朋友的意見,便決定答應當世衛官員。
“非典”疫情在香港肆虐後,陳馮富珍幾乎是24小時連軸轉,一家人要靠字條溝通,與丈夫連續很多天不能一起吃飯,而2003年8月到世界衛生組織工作至今,她一直與在港的丈夫及獨生子分隔兩地。她直言自覺未盡為人妻及為人母的責任,但慶幸的是丈夫和兒子對她頗為理解。
2006年11月初,在妻子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的曆史時刻,丈夫陳誌雄坐在第一排,細聽太太在台上宣誓和發言,其間不時點頭微笑。其實,在陳馮富珍參選的這三天時間裏,陳誌雄一直全程陪同,坐在會場內一角,默默支持。
兒子陳浩淇是陳馮富珍與陳誌雄惟一的孩子,1999年考入香港大學法律學院,2002年修畢法律專業證書課程,其後獲英國倫敦大學法學碩士,現為職業大律師。他去年更獲“大律師獎學金”,被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稱讚為“出色的年輕大律師”。
讓陳誌雄始終感到幸福的是,太太與兒子之間的感情現在比以前還深,有時候太太會突襲,乘兒子不注意時就上前擁抱一下。兒子陳浩淇說,“媽媽平時工作好忙,但她是一個稱職的好媽媽。”
聯想到30年前太太為了自己棄文從醫,陳誌雄說:“我可能會結束在醫院的工作,到日內瓦去,在工作和生活上支持她。”
實力競選總理相助
總部設在瑞士名城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它於1948年5月正式成立,宗旨是“促使全世界人民獲得最高可能水平的健康”。其任務是指導和協調國際衛生工作;根據各國政府的要求,協助和加強國家的衛生事業,提供技術合作;促進防治地方病、流行病;促進婦幼衛生、計劃生育,製定食品衛生、生物製品和藥物的國際標準等。
2003年,陳馮富珍因為家庭的原因一直猶豫是否接受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邀請,是一次偶遇動搖了她的想法。當時陳馮富珍開車經過一個路口。紅燈亮時,一個司機開卡車恰好停在她的車旁,他發現了陳馮富珍。他從新聞裏得知,WHO正邀請她去工作,於是搖下車窗,對她說:“這是一輩子隻有一次的機會,想想你將會為香港和內地做些什麼。”這句話改變了她。
到2006年,在世界衛生組織工作3年,陳馮富珍協助不同國家製定防範大流感應變計劃;已實行該計劃的國家,由她上任前的50個大幅增至170多個。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繼續倚賴於這位鐵娘子,在世界範圍內預防並阻止各類疾病的發生、蔓延。正是由於這樣的成績,為她登上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寶座打下了基礎。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李鍾鬱博士2006年5月22日因突發腦血栓在日內瓦去世。6月1日起,世界衛生組織成員開始推薦新總幹事候選人的工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7月25日說,中國政府已決定推薦世界衛生組織負責傳染病事務的中國籍助理總幹事陳馮富珍女士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我很感謝香港人對我的支持,以及國家對我的支持。”獲得提名後的陳馮富珍在同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的電話中表示,如若正式當選,她很快便要展開工作。此次世界衛生總幹事競選提名在北京時間9月6日晨為止。除中國外,還包括來自日本、土耳其、科威特、冰島、芬蘭和墨西哥各自推舉的人選。陳馮富珍的勝出並不輕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選舉本身很複雜,競爭激烈,能否當選取決於最後投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