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美國國務卿康多莉紮·賴斯;世界上最有權利的女人(1)(1 / 3)

開創時代的傳奇

她的傑出業績建立在非同尋常的家庭傳統上。康多莉紮·賴斯父母雙方來自賴斯家族和雷家族,其祖先都是白人奴隸主和奴隸的後代。他們致力教育,追求成功。1954年,她出生在種族隔離散度盛行的伯明翰。但她是在該市一個追求上進,事業有成的黑人中產階級城區裏長大的。她的父母對音樂充滿熱愛,均為教育家。他們用音樂術語condolcezza給她取名為康多莉紮,意為“甜美地”(演奏)。家人和朋友都親切地稱她為康迪。康迪是父母惟一的孩子。年僅三歲的時候身為音樂教師的母親就開始教她學習鋼琴。在童年時光裏,她還學習芭蕾、花樣滑冰、法語和西班牙語,看橄欖球比賽。父母還在她床邊的桌子上不停更換書籍,一直以優秀的標準要求她,賦予她“加倍出色”的能力。使得她能在種族隔離的南方與白人平分秋色。康迪接受的訓練是成為一名鋼琴家,但她最終放棄了這一夢想。她16歲高中畢業19歲從丹佛人學畢業。最終,在約瑟夫·考貝爾教授的召喚下,康迪確立了自己的職業目標。考貝爾是前中歐國家的外交官、前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的父親。他激發了康迪研究蘇聯問題的熱情,26歲獲得博士學位後康迪在斯坦福大學政治學係擔任助理教授,開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她經常笑容滿麵,卻不是政客身上常見的“皮笑肉不笑”。她很少高聲講話,骨子裏卻充滿堅定的力量與決心。當衝突發生,她絕不大喊大叫,隻是聲音更冰冷,語調更緩慢,目光更嚴峻,表情更冷漠……大國的興衰有它的自身的規律,非人力所能左右。但一個高明的政治家卻有可能挽狂瀾於既倒,駕禦狂奔的“老馬”闖過難關。駕禦著這唯一“超級大國”的賴斯,有這樣“高明”的政治智慧嗎?才華、魅力、智慧和優雅,是她主要的“美麗因子”。她是第一擔任斯坦福大學教務長的“黑女”,她是第一個擔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黑女”,她是第一個擔任美國國務卿的“黑女”。她曾被《福布斯》雜誌評為“世界一百位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且高居榜首;她曾被《時尚雜誌》評為“年度最佳服飾獎”,成為“有時尚品位的女政客”;她甚至還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擔任美國總統的“黑女”……——她有說不盡的美麗。

她在白人的歧視和蔑視中長大,白人看她的眼光,永遠脫不掉“黑白分明”的色彩。她付出比白人多幾倍的辛勞,還未必能從膚色中“解脫”。黑人世界也在排斥她,不認為她是“黑人的代表”,攻擊她是“聽主人話的黑奴”。父母過世,她的親情沒有了;感情又是“空白”,雖遇到過不少優秀男士,卻“從來沒有碰到過任何想與之共同生活的人”。她有成功背後的艱辛,權威背後的孤單,強勢背後的非議,忙忙碌碌,形單影隻……四十七歲的她躋身華府,在由男性白人主導的美國政壇上,不經意地創了兩個紀錄:她是出任此職的第一位女性,也是有史以來美國政府中職位最高的黑人婦女。

小布什總統在正式提名賴斯出任國務卿的致詞中,這樣形容他的愛將:“康迪·賴斯早已被所有的美國人,被世界上絕大部分任所熟悉。在過去的四年裏,我依賴於她的諄諄忠告,受益於她的豐富的經驗,我感激她可靠而又堅定的判斷。……國務卿是美國麵向世界的麵孔。通過賴斯博士,世界將看到的是我們國家的力量,風度和莊重。……賴斯不僅是公認的國際事務專家,還是一位出色的老師,一個學術的帶頭人,一名擁有多年白宮工作經驗的公仆。在她這一生中,從反恐戰爭中的策略製定,到國家安全政策的調整,到舞壇上古典音樂的演繹,她從每一個方麵實踐著自己對優秀和卓越的承諾。”

2004年9月.《福布斯》雜誌首度推出“全球最有權力女性排行榜”.賴斯名列榜首,摘取了“世界上最富有權力的女人”的桂冠!對此,《福布斯》的綜合評價寫道;“賴斯的權利首先來自美國,也來自於布什,美國是當今世界惟一的超級大國,而她則是美國總統顧問。世界各國的領袖都不能忽視她的意見。所有這些都讓這個50歲的女人成為全世界最有權力女性。不僅如此,在白宮,布什最信任的人就是她,當賴斯闡述政策時,大家都知道她是在替總統說話。外交上,賴斯能說會道,意誌如鋼鐵般堅定。在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期間,賴斯扮演了非常關鍵的幕後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講她是帶領美國經曆兩場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舵手。在老布什和裏根的當政時代,賴斯就已在政府任職。盡管小時候經曆了美國種族隔離製度的傷痛,但這並未阻擋她前進的步伐,她心中永遠記住了母親的話;“或許在沃爾沃斯(美國種族隔離時代的一個白人區),你拿不到一個漢堡包,但如果你願意,並且努力,你就能當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