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美國國務卿康多莉紮·賴斯;世界上最有權利的女人(1)(2 / 3)

《2004年全球最有權力女性排行榜》的責任編輯查納索恩貝格還補充道“除去布什和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外因,對於賴斯本人,最重要的是她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堅定的意誌。另外,她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很強,特別是在一些非常複雜的外交場合。我個人認為賴斯是一個非常聰明、非常有智慧的職業女性,她的意誌非常堅定,隻要下定了決心就很難改變。這份決心和能力讓她在華盛頓的官場和國際政治舞台上遊刃有餘。”

賴斯和兩代布什總統有著長達15年的不解之緣。她曾經是老布什國家安全委員會裏的俄羅斯事務專家。老布什曾經向葉利欽這樣介紹她,“我所知道有關俄羅斯的一切,都是她告訴我的。”她又是小布什總統競選班子的外交顧問、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小布什稱她不僅是“一名出色的老師”.而且是“親密的知己、心靈的至交”。

“她是一個傳奇人物,這樣一個非裔黑人女性,居然成功融入白人男子政治俱樂部,並成為了其中的核心部分。”克以特·布萊克,賴斯的斯坦福大學同事和好友這樣評價。

一直以來,在有關賴斯的報道中,美國媒體不約而同不遺餘力的選取“卓越”、“極富才華"、“無以倫比的智默”、“超級智囊”等等讚美之詞來形容這位政治女明星。

雖然自從2003年7月份以來,圍繞伊拉克情報問題“911”事件調查,賴斯被質疑在打擊恐怖活動中不得力,開始受到不少公眾人士和媒體的批評,但是,如果說小布什成功獲得連任是美國民眾對布什政策的一種肯定,那麼,這也是他們對賴斯的一種間接肯定。

一次講座使她改變了人生道路

康多莉紮賴斯(CondoleeazaRice),1954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的伯明翰的一個黑人家庭。賴斯家相信這樣一條嚴格的真理:黑人的孩子隻有做得比白人孩子優秀兩倍,他們才能平等;優秀三倍,才能超過對方。父母告訴賴斯,在伯明翰以外有更多的機會,如果她勤奮學習力爭上遊,就會得到回報。“你可能在餐館裏買不到一個漢堡包,但也有可能當上總統。”賴斯的外祖父母從各方麵保證孩子們不受種族主義的傷害。賴斯的舅舅回憶說,他父親寧願他們回家上廁所也不讓使用種族隔離的公共設施。

1963年,伯明翰成了暴力和民權運動的大熔爐,廣大黑人成了種族思想根深蒂固的伯明翰警察當局的打擊目標。1963年伯明翰成為一場反對種族隔離政策的民權運動中心時,身為黑人的她還不到十歲。在回憶起那段歲月時,賴斯說,她感到那時自己與周圍的一切處於一種隔絕的狀態之中。那是因為“我的父母,他們盡自己的最大可能在我和發生在周圍的暴力恐怖事件之間樹起了一道屏障”,使她免受種族歧視的傷害。盡管如此,悲劇還是發生在賴斯身邊,她的一名幼兒園時代的同學死於教堂炸彈襲擊事件。賴斯的父親和大部分黑人不得不自我武裝起來,防止有暴力傾向的白人進入黑人社區。1969年,父親在丹佛大學謀得教職,全家隨之遷居丹佛,徹底走出了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賴斯進入聖瑪麗學校讀書,這年她13歲,第一次進入了不實行種族隔離的學校。

正是這樣的童年生活,培養了賴斯堅強的毅力,激發了她極度的自尊。為了她認為她不可能得不到的成功,她總是督促自己必須加倍努力。

美國的許多報道都說黑膚色的賴斯“在資產階級家庭長大”。在賴斯的家庭中,教育一向是頭等大事。她的父親是大學行政官員,曾當過丹佛大學副校長,母親是中學教師,她的姑姑是維多利亞文學博士。他們為賴斯灌輸了強烈的家庭觀念和集體觀念,賴斯曾自豪地說;“我就是這樣走上我現在的道路的。”

除了鋼琴,賴斯在運動方麵也很有天賦,網球和花樣滑冰玩得都很出色。她每天早土4點半就起床,去溜冰場練習步法,從旋轉、側滑、前衝、穿越到組合動作和雙人滑。兒時的她受父親影響,對美式橄欖球十分著迷。後來,她曾經開玩笑地說,如果能夠當上美式橄欖球聯盟主席,她寧願不當國家安全顧問。

賴斯的母親是音樂老師,因此,賴斯從幼年時起就開始接受母親孜孜不倦的音樂教育。4歲時,她掌握了一些曲子,開了第一個獨奏會。很快,她就在教堂裏母親彈風琴的凳子旁,開始了母女合奏。賴斯的母親一直想讓女兒當音樂家。在高中時,學習成績突出的賴斯立誌考入父親工作的丹佛大學,並在十五歲那年實現了這一願望,比一般美國學生早兩年,這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人們都把她看作聰慧的“神童”。她進入了父親所在的丹佛大學拉蒙特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演奏。她入學時主修的是音樂,她本來是想當鋼琴家的。然而在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期間,她精心構造的計劃被打碎了。那年夏天,她參加了著名的阿斯本音樂節,遇到了有生以來最殘酷的競爭,“我碰到了11歲的孩子,他們隻看一眼就能演奏我要練一年才能彈好的曲子,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內基大廳演奏的那一天了。”從此,她放棄了成為鋼琴家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