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對世界的認識(3)(2 / 2)

心理智慧:

控製錯覺誘使許多人投入賭博的遊戲,並且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甚至傾家蕩產。這是需要我們警惕的。賭博是偶然性的遊戲,不是人的努力可以控製的。把寶貴的精力用在賭博上麵,不如把它用在我們更能控製的工作和學習上麵。

10.醞釀靈感定律

當思維卡殼時。先放一放,經過醞釀,才容易得到靈感。

定律解析:

當我們遇到某個問題不能馬上解決的時候,如果暫時放下不去想它,潛意識仍會不斷地對我們的知識結構進行整合、更新。當整合接近解決問題時,在某個點上會被突然觸發,也就是產生靈感。

這個過程叫做“醞釀”。靈感的這種產生規律叫做“醞釀靈感定律”。醞釀靈感定律對於解決高難度的問題尤其有效。

關於靈感的醞釀,有這樣一個心理實驗。

心理學家給被試者提出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實驗中的三組被試者都用半小時來解決問題,第一組半小時中有55%的人解決了問題;第二組在半小時中間,插入半小時做其他事情,結果有64%的人解決了問題;第三組在半小時中間插入四個小時做其他事情,有85%的人解決了問題。

這個實驗啟示我們:把難以解決的問題停一停,經過一個醞釀的過程,靈感就更容易出現。而且實驗後,根據被試者事後的描述,第二、三組被試者回頭來解決問題時,並不是接著已經完成的解法去做,而是像原先那樣從頭做起。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醞釀的過程打破了解決問題不恰當思路的定式,從而促進了新思路的產生。

生活啟示:

每個人的思維恐怕都遇到過卡殼的情況。比如對一些比較艱澀難懂的知識,第一次學習很難理解、把握,或者遇到一個難題,想破腦袋也想不出解決辦法。這時候,如果繼續想下去,往往是幹耗時間,因為靈感似乎離我們遠去了。

這時,也許暫時把問題放一放,不去想它,做點別的事情,然後再回頭想這個問題,或者不刻意地想它,靈感會更容易出現。就像詩裏說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德國物理學家黑爾姆霍茲發現,他的靈感往往不是在精神疲憊或伏案工作的時候,而是在一夜酣睡之後的早上,或在晴朗的天氣中緩步登山的時候出現的。

從科學史來看,在乘車、坐船、釣魚、散步中都可能出現靈感。

有人曾對821名發明家做過調查,也發現在休閑場合產生靈感的比例比較高。

這是為什麼呢?分析一下靈感產生的過程我們就可以了解了。

首先,靈感的產生需要人有較強的行為動機,並進行長時間的探索。在長時期連續思考後,如果還沒有找到答案,就可能轉入休息或調劑,比如進行其他休閑活動。這就是醞釀階段。

人的意識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麵的叫“顯意識”,藏在水中的是“潛意識”。前者能被人覺察,如思考、討論等,而後者卻不能。

靈感思維通常是潛意識活動的結果。潛意識的能力要比顯意識更強——顯意識受常規思維的影響,難以自由發揮,而靈感則需要突破常規,是一種頓悟,往往來源於潛意識。

人們對一個問題經過長時間苦思冥想,在多次嚐試失敗後,如果暫時拋開它,去休息、娛樂、鍛煉,思維反而容易排除外界事物的幹擾,使顯意識活動下降,這時候,潛意識思考活動的信息卻可能突然冒出來,從而產生靈感。

心理智慧:

當我們思維卡殼的時候,如果繼續想下去,往往隻是幹耗時間。

這時不如暫時放下,去做一些讓自己放鬆的事情,並醞釀靈感。在靈感的醞釀階段,應該準備一個筆記本,隨時記下腦中閃現的思維火花,這其中可能就有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