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啟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老鼠向自己的夥伴們誇口:“我能打敗獅子!”老鼠們不信,於是一群老鼠去森林找到了獅子。那隻誇口的老鼠叫囂著:“獅子,我要挑戰你!”
獅子搖搖頭說:“不。”
老鼠問:“你怕我了?”
獅子說:“怕。”老鼠得意洋洋地回去了。森林裏的動物們不服氣,去問獅子:“為什麼你不接受老鼠的挑戰?”
獅子說:“如果我接受了他的挑戰,那麼他得到的是和獅子對決的殊榮,而我則留下了與老鼠對戰的恥辱。”
獅子是明智的,因為它知道什麼是值得做的,什麼是不值得做的。並且不因為別人的刺激而為那些不值得做的事情浪費精力。
在它的行為中所體現的,就是“不值得定律”。一件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應該去做,因為即使做了也不會做好,不會取得良好的成果。
在生活中,一個人認為哪些事情值得做,往往取決於三個因素。
1.價值觀。隻有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事,我們才會滿懷熱情地去做。
2.個性和氣質。一個人如果做一份與他的個性氣質完全背離的工作,是很難做好的,比如一個好交往的人成了檔案員,或一個害羞的人不得不和許多人打交道。
3.現實的處境。同樣一份工作,在不同的處境下去做,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跑腿打雜的工作,你很可能認為這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為領班或部門經理,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心理智慧:
值得做的工作往往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適合我們的個性與氣質,並能讓我們看到希望的。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備這三個因素,你就要考慮換一個更合適也就是更值得的工作,努力做好它。“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也就是去做值得的事,才可能激發我們的奮鬥動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
23.手表定理
一個人做事如果有兩個原則,就容易無所適從。
定律解析:
當一個人有一塊手表時,他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鍾,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塊表時,卻無法確定時間。兩塊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選擇其中較信賴的一塊,盡力校準它,並以此作為標準,聽從它的指引。就像尼采說的:“兄弟,如果你是幸運的,你隻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這樣,你過橋更容易些。”
生活啟示:
姚明是我國家喻戶曉的球星,他的籃球實力不僅得到了中國人的認可,也得到了美國人的肯定,他能進^美國NBA的火箭隊即是明證。
按常理,火箭隊有了姚明,應該成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強隊。可是就在姚明進人該隊的第一個賽季,火箭隊卻慘遭失敗。這是因為什麼呢?
原來,在姚明進火箭隊之前,弗朗西斯是老大,是絕對的領導核心。姚明進來以後,弗朗西斯的核心地位就受到了挑戰。於是,火箭隊出現了兩個核心:一個是“意識”上的核心;另一個是實力上的核心。這導致了球隊不夠團結,戰術打法不明確,其他球員在關鍵的時候不知道該把球傳給誰。這種猶豫不決的心態貽誤了戰機,以致失敗。
正因為姚明和弗朗西斯兩個核心的存在,使火箭隊沒有一個準確的目標,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和貫徹統一的領導,集體的力量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實際上,根據“手表定理”,在任何集體內部,都應該隻有一個領導核心。一個以上的核心,會讓集體成員感到無所適從,從而使集體的力量無法凝聚。
手表定理還體現在:人在做事的時候,應該遵從一個主導的原則,或者說價值觀。多個指導原則,會造成人們行為上的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