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你可能處於這樣的狀態:低著頭,垂著肩膀,走起路來兩腿好像有千斤重,那麼你一定會覺得情緒很差。但是如果你改變一下狀態——深吸一口氣,抬起頭,挺起胸,臉上堆滿笑容,並擺出生龍活虎的架勢,那麼你的情緒很可能就會振奮起來。你還可以試著蹦蹦跳跳地走路,這樣你會感到身體很有活力,臉上的嚴肅表情不知不覺會消失,心情也歡快起來。
同樣,如果你想要有自信的話,也可以先假裝你很自信:雄赳赳,氣昂昂,雙眼有神,走路快速,腰板挺直。漸漸地,你真的會對自己感到自信。
心理智慧:
身心有著不可分割的微妙影響。
為了保持身體和心靈的健康,我們要學會科學的飲食,保證充足的休息。
37.動作影響心理定律
改變身體狀態,有時可以改變情緒。
定律解析:
人們在高興的時候,往往會麵帶笑容,手舞足蹈;而一個人不高興的時候,常常會垂頭喪氣,兩眼無神。這說明,人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到身體的狀態。
那麼反過來,身體狀態會不會影響人的心理狀態呢?心理學家認為是可以的。
例如一個人到了迪斯科舞廳,跳了二十多分鍾,會很興奮。這時你問他為什麼這麼高興,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說:“跳舞當然高興了。”
這說明,單是做出高興的動作,就可以使我們的心情變得高興起來。
這也是身心互動的一種表現。
可以說,要改變情緒,調整心理狀態,最快的方法就是改變身體狀態。
心理智慧:
這個定律提醒我們,借助愉快的表情和動作,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變得心情愉快,更加自信,充滿希望。
38.天氣定律
天氣能夠左右人的情緒。
定律解析:
精神治療專家發現,人的情緒或多或少地會受到天氣的影響。
一個人如果對壞天氣的反應強烈,可能表現出以下不適的症狀:
疲倦、虛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經過敏,情緒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睡眠不好、偏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懼、冒汗、沒有食欲、腸胃功能紊亂,神經質、易激動,等等。相反,在良好、舒適的天氣下,人們的身心更容易保持健康,情緒也更容易保持愉快。
生活啟示:
如果陽光燦爛、空氣濕潤、和風飄飄,你是否會覺得精神振奮、心情舒暢?如果一連遭遇十幾天的陰雨,你是否會感到莫名的鬱悶?
對於這種心情的變化,我們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多愁善感。因為科學家已經發現,天氣對人的心情會產生微妙影響。比如,在氣候特別寒冷的地帶,人們在冬天,由於缺少陽光,情緒會顯著地憂鬱、低落,此外還會疲勞、嗜睡,喜歡吃碳水化合物,等等。
我們都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植物往往有向光性,人也是一樣。一般來說,選擇陽光充足的居所,對人比較有利。
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孩子顯得活潑有勁多了。而在日光燈中加入類似太陽光的紫外線,也會對健康有好處;
讓自閉者生活在光線較充足的地方,自閉行為會減少一半。而光線不足則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反胃、頭痛、憂鬱、鬱悶等反應。
在法國,有一段長時間的陰雨天氣,導致了抑鬱症患者大大增加。於是許多治療機構創造性地采用了人造陽光治療法,就是用光照來治療這些等不及陽光出現的病人,獲得了顯著療效。
長時間的天氣特征,會形成氣候。研究者發現,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和他生活地區的氣候有密切關係。這也是因為天氣影響人的心情,天長日久,就會影響性格。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幾乎每個人都無法完全擺脫氣候的影響。比如長期生活在熱帶的人,性格比較暴躁易怒;緯度高的寒帶,氣候寒冷、陽光變得稀少,是抑鬱症的高發區;而在氣候濕潤、萬物生機盎然的水鄉,人會多情、反應機敏;草原上的牧民大多為人豪放;山區的人多是性格率直;
秋高氣爽的氣候被認為最適合創作,長年居住在15~18攝氏度環境中的人,頭腦比較發達,文學藝術的成就比較突出。
心理智慧:
有時候,我們心情不好或狀態不佳,有可能是天氣或氣候不適造成的。這提醒我們,要盡量選擇氣候適宜的地方作為居住地,或者在心情不好時,到氣候宜人的地方去遊玩,來調節自己的心情。
39.顏色定律
不同顏色會對人的心理產生不同影響。